茶叶及其制品国际标准跟踪研究报告
2、存在问题
在我国茶产业全面发展、国内市场产销两旺、国际贸易份额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矛盾比较突出,不同茶类质量差异较大。茶叶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地区经济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受劳动力、土地资源成本的制约,同时市场消费能力强大,茶叶生产与加工转向了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精细化作业;而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整体水平上生产投入力度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处于以资源换取发展后续支持的阶段。就茶类而言,绿茶由于名优高档茶的热销和普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达到了世界领先,其它国家和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难以进行竞争;与此同时,原有传统茶类中的一些产品,如部分黄茶,其加工工艺已经开始转向绿茶;我国传统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因缺少宣传和推销促进措施,产量正不断下滑,而一直以来中国红碎茶因为品种和生长地域条件的限制,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生产效益受价格低迷的影响越发明显;此外,一些传统的压制茶,特别是部分边销茶,由于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不对称,除少数定点生产的大厂外,存在质量底下的现象,产品问题相对较为严重。
二是茶产业基础设施落后、质量安全隐患较大制约了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我国茶叶生产主体可分为个体茶农、茶商或茶叶大户、委托加工基地和自主经营茶场(厂)。而茶叶生产组织主要有五种类型:茶农自产自销型;农民+农民型,即一部分农民种植,一部分农民对外销售。通过亲友关系形成产供销产业链;茶场(厂)+农户型,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按统一标准收购鲜叶,进行加工;市场+农户型,在我国大型产茶区都有一定规模的茶市。茶农通过茶市与外界联系;公司+基地型,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订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提供统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