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素含量图像描绘茶嫩度的高低

作者: 来自:《茶经》 时间:2005-08-12
分享到:

    其他一些元素,由于在老器官中固定量和在新器官中再利用量,相差不大,对外界环境和体内条件的变动影响较为敏感,这样它们在嫩叶和高级茶及老叶和低级茶中的含量差异不大,而且常有波动,以致它们的含量与茶叶的嫩度及品质高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反映茶叶嫩度,特别是茶叶品质,不仅是各个元素本身单独的性能,而且它们间综合的影响也起到重要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还必须从多元素的复合影响来考察。为了对多变量数据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北京大学齐大荃等创用了脸谱图像来表示茶叶中元素成分的多维数据。

    脸谱图及其变量(图略)

    脸谱图可以非常形象地用脸的胖瘦、喜怒哀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将样品茶汤的特性用人脸某一个部位的形状或大小来表达,每个样品就有一个特定的脸谱,茶叶嫩度、品质相似的样品,它们构成的脸谱大致相象。脸谱图首先是切尔诺夫提出的,他提出的脸谱共有18个变量,即x1为OP的长度;x2为x轴与OP的角度;x3为OU=OL的长度;x4为上椭圆离心率;x5为下椭圆离心率;x6为鼻的长度;x7为嘴的位置;x8为嘴的位置;x9为嘴的大小;x10为眼的纵座标的位置;x11为眼的横座票位置;x12为眼的倾斜角;x13为眼的椭圆离心率;x14为眼的长轴长度;x15为眼珠的位置;x16为眼到眉的高度;x17为眉的倾斜角;x18为眉的长度。如上图所示。每个样品分析了镁、钙、铝、镉、铅、镍、铜、锌、硫、磷、钾、锰,共12个变量,因此必须将18个变量中固定6个变量。即将x1、x2、x3、x12、x16、x17固定。现将茶汤内含元素脸谱图变量、元素、变量数值范围及近似意义列表如下:

变量
变量范围
元素
近似意义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8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x18
0~1
0~1
0~1
0.2~0.8
0.2~0.8
0.1~0.7
0~1
0.5~5
0~1
0~1
0~1
0~1
0.4~0.8
0~1
0~1
0~1
0~1
 
0~1
 
 
 
 
 
 
 
固定
固定
固定
“脑门”越宽,镁含量越高
“脸”越胖,钙的含量越高
“鼻子”越长,铝的含量越高
“嘴”越靠近“下颌”,镉的含量越高
“嘴”向下弯,铅的含量高;向上弯铅含量低
“嘴”越长,镍的含量越高
“眼”的中心越靠上部,铜的含量越高
两“眼”中心相距越远,锌的含量越高
固定
“眼”越圆,硫含量越低;“眼”越扁,硫含量越高
“眼”长轴越长,磷含量越高
“眼珠”越近“鼻子”,钾的含量越低
固定
固定
 
“眉”长与“眼”长在x轴上的投影之比越大,锰含量越高

    在绘图时,必须将各元素的原始数据预先通过线性变换,变到变量范围。同时由于线性变量和脸谱的绘制,如用人工完成,十分麻烦,必须使用计算机来完成。

    下面是他们根据茶汤中各元素的分析数据,经过线性变换描绘的。

    从下图第一行可以看出,铝的含量从一级至闪级逐渐增高(鼻子长度),钙(脸宽)、镁(脑门宽度)含量一般相差不多。磷(眼长)、锌(两眼中心距)、钾(眼珠与鼻的距离)从一级至六级逐渐降低。镉(嘴、下颌距离)、铅(嘴下弯度)、镍(嘴长度)含量均微。
    (图略)
    从上图二、三行可看出,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样,它们的脸谱容貌神态显著不同。就以七套绿茶标准样来看,同属一级,但各种茶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是各具特色的。如舒炒青一级茶,它脸谱上的宽脑门和胖脸就说明其钙、镁的含量较为突出。屯炒青一级茶眼离头顶远,表明铜的含量低,大眼睛、长眉毛说明磷、锰含量高。杭州花茶坯一级茶小眼睛、短眉毛是磷、锰含量低的特征,圆眼表示硫低。温炒表一级茶两眼珠向外表示钾高。

    因此,从绿茶标准样来看,脸谱图上,鼻子长的是茶嫩度较低、品质较差的茶叶,相反地,眼长、两眼中心距离大、眼珠与鼻子距离也大是茶叶嫩度高和品质高的表征。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