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技术(十七)

作者: 来自:茶经 时间:2005-07-10
分享到:

    (五)茶树的矿质营养与施肥

    茶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总是有规律地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营养元素,以保持茶树有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含量彼此间也不平衡,因此,必须根据茶权对矿物质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规律,以施肥投入使用手段加以补充和调节。

    1、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

    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是茶树施肥技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多年生叶用常绿作物茶树,其矿质营养和吸肥规律与一般作物一样,有其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根据起来说,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方面表现有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在吸收利用规律方面表现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

    (1)多元性
    茶树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据现代等离子发射光谱等先进仪器的测定和分析,发现茶树体内有40多种多种元素,其中对茶树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有在碳(C)、氢(H)、氧(O)、氮(N)、磷(P)、钾(K)、硫(S)、镁(Mg)、钙(Ca)、铝(Al)、锰(Mn)、铁(Fe)、锌(Zn)、钼(Mo)、铜(Cu)和硼(B)等。这里,这里,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其他的几种主要元素都来自土壤和矿物质。氮素虽并非土壤矿物质,而来自空气,但它只有被矿化以后,成为离子态,才能被茶树所吸收利用,因此,它与其他几种元素一样,常常统被称之为茶树的矿质营养元素。各种营养元素在茶树体内的含量虽有高有低,高的如碳、氢、氧等,含量达百分之几;低的如硼、铜、钼等,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不管它们含量高低,在树内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功能,彼此之间不能相互代替,但它们之间却互相依存,如果缺少其中一种元素,许多生理过程将无法进行,茶树生长发育将出现异常表征和生理病变,其他元素含量再多,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锌在茶叶中的含量只有几十个PPm,但它却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没有或者缺少锌元素,茶树体内的谷氨酸脱氢酶等的酶促反应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氮代射等也将无法完成;碳、氮等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都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氮化谢也将无法完成;碳、氮等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将无法发挥作用,久而久之,茶树将逐步死亡。所以,茶园施肥要根据茶树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的多元性的特点,施足各种所必须的矿质营养物质,保证茶树生长过程对各种元素的需求。

    (2)喜铵性
    茶树作为一种叶用作物,对氮素的需求十分迫切,消耗量也很高,其吸带量约为4.5公斤/100公斤干茶,但茶树对土壤中氮的利用,既能吸收铵态氮(NH4-N),也能吸收硝态氮(NO3-N),还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有机态氮(R+NH2)。但相比之下,对铵态氮特别偏爱。当土壤中同时存在多种形态氧化物时,总是优先铵态氧吸收,据示踪试验结果发现,在茶树嫩梢的蛋白质中自铵态氮的数量比硝态氮高3-4倍,在老叶或成熟叶子的蛋白质中,来自铵态氮的数量比硝态氮高6-7倍。同时,铵态氮对于合成茶氨酸的“贡献率”比硝态氨也要高好几倍。可是,当土壤中缺乏铵态氮或没有铵态氮,而只有硝态氮时,则又能被迫吸收硝态氮,但要付出较高的能量作为代价。因此,硝态氮的生理效应和增产效果就不如铵态氮。茶树喜铵的原因,主要是遗传的营养基因型特征所决定的。左右这一特征的主要是它的酶系特性,据研究,茶树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很弱,因此,不易将吸收在大量的硝态氮还原成铵后合成各种氨基酸;相反,对铵的同化,由于存在着谷氨酸脱氢酶、谷酰胺合成酶与酰胺-a-铜戊二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能迅速地将吸收的铵态氮转化成茶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因此 ,在制定茶树施肥技术措施时,必须十分重视对铵态氮肥料的施用。

    (3)聚铝性
    茶树由于长期生长在酸性的富铝化土壤,在某个体发育过程中,树体各器官都聚集了大量的铝化物。其含量对于许多其他作物来说,已达到中毒死亡的程度,但茶树却平安无事。相反,适当高含量的铝能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提高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
    促使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尤其是铝对于促进茶氨酸转化成儿茶的代谢,改进红茶品质有良好的作用。同时,铝对能促进茶树对磷的吸收和转化。据研究,在茶树适宜生长的PH条件下,借助茶树根分沁物的作用,铝、磷可按一定克分子经进行络合,并能被茶树吸收。由于茶树体内的PH值比土壤中大,酸度改变,磷铝络合物开始解体,磷被输送到茶树生长旺盛的芽叶中去,而铝则在各种酚类化合物的作用下,被输送到老叶子中聚集起来,然后通过落叶从体内排除出去,重新归回到土壤中,再次与磷络合被根所吸收。铝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把土壤中的磷送到树体内,就像一个打水的“泵”一样,把磷打入树体。所以,铝的这种特殊功能就称之为“铝泵”作用。这种作用与茶树根系分泌大量有机酸及树体内含用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密切关系。总之,铝元素虽还未被确定是茶树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但它对茶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因此,茶树在富铝化土壤上的生长,比在其他土壤上更好。

    (4)低氯性
    氯是茶树的营元素之一,但需量很微,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并未发现茶树有“缺氯”表征,或因缺氯而造成减产的现象。相反,由于生产过程施用过量的含氯化肥、海肥等而造成“氯害”的却时有所见,尤其在沿海茶区中一些临海的茶园,因受海风夹带海水的影响,容易造成“氯害”。茶树受过量氯离子为害时,先是叶子的叶尖出现枯焦,以后叶缘发生褐变,并向叶脉方向延伸,最后使整张老叶变成茶褐色的焦叶,严重时新叶也发生褐变,新梢萎凋,变黑,并发出“茶酵味”。经观察,受氯害的茶叶片先从海绵组织开始病变,以后逐步向栅状组织扩张,受害的叶片褐变后,有的表面蜡质层有盐渍状粘性物质外溢,几天后落叶。茶树氯害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茶树吸收过量的氯离子对茶树未端氧化酶有不良的影响,这可能是茶树发生氯害的原因之一。茶树氯害与树龄有关,幼年茶树对过量的氯离子极为敏感,最易发生氯害。以后随着树龄增大,对氯离子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对于多次以刈改造后的老茶树,对氯离子的反应十分迟钝,因此,不易造成氯害。受氯害的茶树通过落叶把体内的氯素排出后,茶树还能重新抽芽生叶,但新发的芽叶有的常常出现畸形和生理病变,生长势差。茶树氯害在外表上常与病害、旱害、冻害及其他缺素症相似,但只要分析一下叶子含量即可辨别。正常生长的茶树,老叶子含氯一般低于0.5%,芽叶一般都低于0。2%。如果老叶片含量超过0.8%,芽叶含氯量超过0.4%。就会造成氯害。研究和掌握茶树氯害的原因、现象、条件及诊断方法,对于防止施肥而引起茶树氯害有重要意义。

    (5)嫌钙性
    钙是茶树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对茶树许多酶促反应,碳代谢,以及平衡和稳定树体确内的反应条件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茶树属嫌钙型作物,它对钙的需求比一般作物低得多。如果与同时生长在酸性土上的桑树和桔树相比,几乎要低十几倍以至几十倍。因此,在茶树生长过程中对钙的需求量较少,过量的钙反会有害生长。据研究,当土壤中活性钙含量超过0.5%(CaO计)时,茶树生长就会不正常,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因此,茶树不仅不能生长在富钙的石灰性土壤上,就是酸性土施了过量的石灰,或者原为屋基、坟地、窑址等受残留石灰污染的土壤上,茶树生长也不正常。因此,茶树常常被称之为“嫌钙”作物。但必须有指出,茶树“嫌钙”并不是不需要钙,如果土壤酸度很高,活性钙含量很少,茶树同样也会出现钙的缺素症。茶树缺钙时,新梢停止生长,并有汁液外溢,严重时还会死亡。不过,在我国当前茶叶生产中,钙过量影响茶树生长的较多见,而缺钙影响茶树生长的却比较少见。但是在氮肥用量过多,茶园土壤酸化严重的情况下,则要警惕缺钙的发生。

    (6)阶段性
    茶树自种子发芽后,便开始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直至死亡,从不间断,但在它个体发育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表现有明显的差异。茶树幼年期,生机旺盛。生命力强,生长迅速,并且,以营养生长占主导地位,因此,对养分迅速,并且,以营养吸收的养分主要消耗在根、茎、叶的生长上。据测定,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一年生茶苗需氧量只有300多毫克,需磷量仅100多毫克,需钾量仅200多毫克。二年生茶树需氮量比一年生增加4倍多,三年生茶树需氮量为一年生的11倍。对磷、钾的吸收量也有近似的增长趋势。但茶树幼年期,可塑性强,改变营养元素比例容易引起生长变化,如提高磷、钾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根深才能叶茂,有利于以后高产、稳产和优质,因此,幼年茶树适当提高磷、钾肥的作用量比例,是茶园施肥的重要环节。青年期是茶树生长最旺盛期,吸肥能力强,需肥量多。由于茶树经过多次定形修剪之后,树冠不断扩大,绿色面积增大,对氮的需求量提高,保证这一时期的氮素供应,对于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到成年期,生长相对稳定,所吸收的养分主要消耗在茶叶产量上,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在致与茶叶吸带比例相接近。但是,这一时期的茶树,生殖生长也相对开始旺盛,花果不断增加,茶树营养负担重,需肥量比青年期还要多。由于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比例不同,因此,如何通过营养调控,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是这一时期施肥的重要环节。到了衰老期,茶树生机逐步减退,吸收能力逐步减弱,需肥量也减少,茶树花果增多,施肥效果下降,这时需要结合重修剪,台刈等措施,使茶树恢复生机,进入新的吸收循环。

    (7)季节性
    茶树在年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表现有强烈的季节性的特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大产茶区,一般每年在10月份以后,地上部逐步停止生长,直至翌年3月份止。但在这一段期间内,叶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没有停止,茶树依然进行着物质的积累和消耗。而且,积累远要超过消耗,并把积累的物质徐徐地输送到根部贮存起来,到第二年早春,这些贮存物质又不断地输送到枝梢,供新梢芽叶生长所需,成为春茶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明显表现出吸收——贮存——再利的特点。据研究,中亚热带的广大茶区,每年4-9月为茶树地上部生长最旺盛期,10一次年3月为茶树地上部生长停休期,前6个月茶树所吸收的养分占全年总吸收量的65-70%。而后6个月所吸收的占总吸收量的30-35%,当然,纬度和海拔不同,茶树物候期也就不同,它们的吸收比亦随之有所变化。如江北茶区的高山产茶区,因气温低,茶树地上部生长期短,前、后6年个月的吸收比差距更大;而华南茶区,因气温高,茶树生长期长,越冬期短,前后6个月的吸收比趋向平衡。
    在茶树地上部生长期间,由于芽叶生长和根系生长都表现有明显的节奏性和明显的轮次性,并且,地上部生长和根系生长之间具有一定交替生长的特点,因此,对养分的吸收和消耗也表现有同样的规律。春茶由于茶树经过一个秋冬的“养休”之后,生长迅速,产量高,消耗量大,吸收能力强,需肥多。据测定,在4月中至5月上旬的短短20多天的春茶期间,它对矿持营养元素的吸带量占总吸带量的40-45%;夏、秋茶期间,茶树生长缓慢,产量比重下降,加上“伏旱”等因子的影响,吸收能力降低,需肥量相对减少,在5月至10月中旬的150多天中,它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带量只占总吸带量的55-60%。但由于地区不同,茶树生长情况不同,它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带比也有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纬度较高的江北茶区,尤其是山东产茶区,因春天气温低,并常有春旱,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吸肥能力,所以茶树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带量较少。而7-8月份,气温高,雨水多,茶树生长快,生长速猛,产量高,成为全年需肥高峰。而在我国热带茶区,尤其是海南产茶区,气温高,雨水充沛,茶树生长期长,几乎全年可采茶叶,一年中茶树对养分吸带量也较为均匀,研究和了解茶树吸肥的阶段特征和季节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有重要意义。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