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渴望结束“内战

作者: 来自:都市时报 时间:2005-10-07
分享到:

    反思

    “最近这两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云南的普洱茶究竟怎样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茶商钱家龙认为,做大做强云南普洱茶产业,不仅有利于云南经济的发展,还可让处于边疆山区的茶农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广州事件”看来也并非全是坏事,它让已有责任的茶人开始思考云南的普洱茶究竟该如何发展。勐海兴海茶厂总经理张建丽说,作为版纳的茶商,感触最深的就是思茅与版纳之间的“发源地”之争,“你搞一支马帮进京,我也要搞一支,你找一群专家来发表一通言论,我也要找一群专家来发表有利于我的言论。”张建丽说,这种各自为阵的争斗,伤及的是云南普洱茶的整体利益,伤及的是云南所有茶商的利益,没有一方会在这样的争斗中获利,因此她十分希望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能出面为“普洱发源地”正名,制止这种争斗的再次出现。

    钱家龙说,“广州事件”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突出表现了“不成熟普洱茶造就出一大批不成熟消费者”这一实质,他认为,如果消费者能成熟起来,会对普洱茶产业的成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钱家龙说:“消费者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净化自己的市场,购买普洱茶最好本着认口感认品质的理念,这样所有吹嘘的泡沫都不可能再有市场。”

    苏芳华则认为,要让普洱茶产业走上成熟发展的路子,迫切需要制度规范,这种制度规范应该包括建立普洱茶质量标准体系、市场准入制度,不仅要管终端销售市场,更要从生产环节这个源头进行规范,做到进入门槛制度化、加工工艺规范化等。苏芳华说,要建立所有的规范质度,前提是先规范什么是普洱茶,只有让普洱茶有个名确的定义,所有的规范才有可能建立并实施。

    邹家驹说,云南普洱茶产业确实需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目前,省茶业协会正极积同中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联系,希望该中心能授权省茶叶协会在云南成立普洱茶质量监测站,将普洱茶的质量管理纳入到全国质量管理体系中。但制度建设还需要由云南省农业厅牵头进行。

    “大普洱”理念净化市场

    “‘广州事件’虽然给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小打击,但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势头不会改变。”日前,云南省农业厅热区办茶叶项目官员马嘉这样表态。据了解,为助推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早在“广州事件”发生前,云南省农业厅就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标准化建设已在紧锣密鼓进行,呼之欲出的“大普洱”攻略与广大有责任茶人的思索不谋而合。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