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移-茶叶种植突破北纬38度
作者: 来自:河北日报 时间:2004-07-21
翻开《中国茶叶大辞典》,一条"定论"写了20载:茶树栽培区域最北止于北纬38度线。
然而,一位叫张占义的老人,就在北纬38°45′太行山脉的灵寿县五岳寨,用了近8年的时间,矢志不渝地做着茶叶专家们都已止步的事情---
1、如果太行山产茶了,那可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事5月的太行深处,片片新绿换下了冬日漫山的枯黄。初夏,记者在灵寿县五岳寨的茶园里寻访张占义。
郁郁葱葱的茶园里飘着淡淡的清香。老人正在指导雇来的山民采茶。眼前的张占义,脸庞黝黑,头发灰白,身穿已经褪色的灰色茄克,脚蹬千层底的布鞋。如果不是满口的茶叶术语,记者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就是被海内外媒体誉为“太行茶人”的大专家。
“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临到退休跟茶树较上劲了。”张占义个性直爽、健谈。今年63岁的他,是文革前最后一届大学毕业生。他大学里学的是政教,毕业之后教过书,当过公社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还做过8年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退休前是省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部书记。“虽然工作和农字沾边儿,但搞农业科技研究工作却是个门外汉。现在,老了老了倒跑到山里鼓捣种茶了。”他说。
张占义究竟怎么与茶结缘的呢?事情还得从1997年说起。他当时任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带人到赵县柏林寺推销所里培植的草坪草。寺内方丈、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师讲的“赵州茶”的典故引发了他的兴趣。净慧大师告诉他,早在唐代,赵州高僧从谂禅师开创了“吃茶去”一代禅风,“赵州茶”由此闻名于世。但是,遗憾的是,后来随着气候变化等种种原因,“赵州茶”辗转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了。
张占义听后心里一动:河北原来也产茶,而且竟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为什么我们不试着引种茶树呢?如果河北产茶了,那可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事。
回到所里,他立刻向院领导汇报,当即得到院长李广敏的支持,拿到了8000元的项目经费。就这样,张占义从56岁开始与茶结缘了。
北方无茶,种茶必须到南方引苗。1998年一开春,张占义便和所里的几位同志迫不及待地南下江西云居山。来到南方,当碧绿的茶园展现在眼前时,这几个北方汉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们抑制不住地兴奋,畅想着如果太行山上也种上茶树,那巍巍太行真成了一颗绿宝石了。
有了当地农民的口授,他们觉得还是仅学了点皮毛。于是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两个同志带着茶苗回河北,张占义和另一个同志直奔杭州取“茶经”。
我国茶叶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就在杭州,张占义告诉记者,南茶北移能搞成,全靠了这个“大靠山”。正是有了这些专家的场外指导,他们才能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吴洵研究员,1959年就参加南茶北移的实验。他先后把茶树成功地引种到山东的日照和青岛,结束了“山东无茶”的历史。后来,茶树继续北移,但都以失败告终。茶树越不过北纬38度线,就是他和同行得出的结论。
得知张占义要完成自己未成的宿愿时,吴洵非常高兴。这位大专家毫无保留地把南茶北移的经验告诉了前来取经的“小学生”:只要找到酸性土、中性水、光照适宜,把温度控制在零下8摄氏度到38摄氏度就能种成茶树。他还启发张占义,你们河北大棚蔬菜不是搞得很好吗,你们搞温室有经验,把控制温度的长项利用好,一定能成功。
2、产出如此上等绿茶的茶园,竟然出自一位最初对茶一无所知的老人之手,“高山多雾出名茶”。回到河北,张占义就按着书上说的寻找适宜种茶的水土。他和同事们翻阅《河北土壤志》、《灵寿土壤志》,选择了灵寿五岳寨一个海拔1200米的高坡作为试验田。几个人背上铺盖,住进了半山腰林场的一间简陋小屋。
张占义永远记得1998年3月30日。这一天,他和同事亲手种下了幼嫩的小茶苗。也就在这天晚上,老天似乎有意刁难他们,夜里气温骤降,一场大雪下了足有半尺厚。
“这还不把小茶苗冻死!”望着漫山遍野一片银白,爱写诗的张占义没有一丝诗情。他又气又急,抓起电话,一个长途打到吴洵那里。老先生告诉张占义,在山东他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他让张占义马上测温,如果不低于零下12摄氏度就没事。张占义放下电话拿着温度计跑上了山,一测,离最低温还差好几摄氏度呢。
大雪总算抗过去了。春天来了,山上的草场开始返青了。暖洋洋的天气让张占义揪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但是,紧接着问题又出现了:草绿了、花开了,可茶树就是不长。眼看“五一”节都过了,还是没变化。他饭吃不香、觉睡不稳,心都等焦了。
“不会是死了吧?”张占义实在等不下去了,又一个长途电话打到杭州。吴洵先生说,现在温度还不够高,茶树要等到日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才开始生长。一句话,又给张占义吃了一粒“宽心丸”。果然到了“六一”,小茶苗开始长了!
夏天很快过去了,张占义度过了一段轻松的时光。可到了“十一”,小茶苗并没有长到像书上所说的高度。而且大山里霜降早,小茶苗打了蔫。不行,虽然这里海拔高但无霜期短,光照不足,影响茶树生长,“高山浓雾出名茶”这句话不适用于北方。于是,他们又重新选址,把茶苗移到了自己居住的院子里。这里海拔760米。
隆冬到了,张占义按照吴洵的指点,建起了大棚,把温度控制住。当初拿到8000元项目经费时自以为不少,可一建大棚才知道钱根本不够。他们紧缩开支,弄些竹片、塑料布搭了个大棚。温度终于控制住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可不久茶苗又突然死了好多,原来是热死的,他们又赶紧通风,就这样,一年下来,张占义像侍弄月子里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娇嫩的小茶苗,心随着茶苗的长势忽喜忽悲。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度春秋,小茶苗终于在他们的照料下在五岳寨安了家。摸透了这些“南方娇娃”的脾气,张占义的茶园也走出了林场的小院,发展到周围山场的13亩向阳坡地。
2001年7月14日,也就是张占义退休的那天,来自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的8名专家组成鉴定小组,来到他的林场陋室,对太行绿茶进行鉴定。专家们不相信,这样一个产出上等绿茶的茶园,竟然出自一位最初对茶一无所知的老人之手。
专家们一致认为,茶园“引种的茶种,采用大棚设施,成活率高,茶树发育正常,表明引种试验初步成功”,“该项目的成功,使我国的茶树的栽培北限又向北推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为北方山区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3、如何让13亩茶园由“鸡蛋”变“小鸡”,河北茶在产业化的路上面临更大挑战。
张占义是个茶痴。他逢人便讲茶,讲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讲太行山区栽培茶树的可行性。他说,他晚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小小的13亩茶园由“鸡蛋”变成“小鸡”,让太行山区的农民从种茶中受益。他曾经考察过,我省太行山区适合种茶的次耕地就有100多万亩,这数量相当于浙江茶树种植面积的一半!
“现在南方茶还过剩呢,河北发展茶业有前景吗?”对张占义的梦想,一些业内人士持怀疑态度。但张占义却有自己的依据。他给记者分析,南方茶叶虽然过剩,但过剩的是普通茶,真正上等的好茶还是供不应求。太行绿茶绝不是普通的绿茶,农业部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权威检测都证明,它属“上等绿茶”,氨基酸、咖啡碱等各项指标均可以与千岛玉叶、洞庭春芽、西湖龙井等名茶相媲美。北方茶和南方茶就像东北米和南方米一样,虽然北方产量低、种植成本高,但内在品质好,还是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况且,河北有“赵州禅茶”这么知名的茶文化,如果对其合理利用开发,那太行茶一定会有所作为。
张占义把记者带到灵寿县南营乡槐树沟村,这里有他帮村民建起的一块5亩的茶园。在茶园,记者看到绿油油的茶树已经到了采摘期,村民武振良正在忙着采茶。“今年我能炒5公斤茶,每公斤茶能卖4000元!过去,这些山坡地都种些土豆什么的,收益太低,还抵不上2两茶叶呢。”他言语中透着兴奋。张占义介绍,在他的帮助和扶持下,这一带的茶园已发展到30亩,春茶产量可望达到40公斤。
然而毕竟只有30亩,距离张占义的梦想还很遥远。技术推广和实现产业化,是比技术更让人头疼的一个难题。
一位六旬老人要做成这件事显然势单力薄。茶园收效高,可早期投入大,村民想种茶却苦于没钱投资。张占义想过搞龙头带动,可又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以前,他跑各部门要的资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到位,他已经垫付了3年的工资。前段时间有外商看到新闻找来洽谈合资开茶场,发展种植、加工一条龙,但人家要求提供场地、治安条件等,他又无能为力。
但是不管多难,张占义还是决定继续坚持走下去。他说,“当初,我要搞南茶北移,周围的一些专业人士说我异想天开,但最终我还是搞成了。这些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全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精神支柱,那就是我的偶像———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他把南方的棉花、水稻、甘薯引到北方,为北方人民解决了吃穿问题。这几年,每当遇到困难、听到风言风语的时候,我就对照徐光启,给自己打打气。人要是没有一股子精神,啥事也办不成!搞农业科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饭碗里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一项成果不能真正造福于民,总是躺在抽屉里用来评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突破了种植难题的张占义还在不停地奔波,他说,“一定要看到太行茶园造福于民的那天!”
然而,一位叫张占义的老人,就在北纬38°45′太行山脉的灵寿县五岳寨,用了近8年的时间,矢志不渝地做着茶叶专家们都已止步的事情---
1、如果太行山产茶了,那可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事5月的太行深处,片片新绿换下了冬日漫山的枯黄。初夏,记者在灵寿县五岳寨的茶园里寻访张占义。
郁郁葱葱的茶园里飘着淡淡的清香。老人正在指导雇来的山民采茶。眼前的张占义,脸庞黝黑,头发灰白,身穿已经褪色的灰色茄克,脚蹬千层底的布鞋。如果不是满口的茶叶术语,记者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就是被海内外媒体誉为“太行茶人”的大专家。
“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临到退休跟茶树较上劲了。”张占义个性直爽、健谈。今年63岁的他,是文革前最后一届大学毕业生。他大学里学的是政教,毕业之后教过书,当过公社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还做过8年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退休前是省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部书记。“虽然工作和农字沾边儿,但搞农业科技研究工作却是个门外汉。现在,老了老了倒跑到山里鼓捣种茶了。”他说。
张占义究竟怎么与茶结缘的呢?事情还得从1997年说起。他当时任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带人到赵县柏林寺推销所里培植的草坪草。寺内方丈、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师讲的“赵州茶”的典故引发了他的兴趣。净慧大师告诉他,早在唐代,赵州高僧从谂禅师开创了“吃茶去”一代禅风,“赵州茶”由此闻名于世。但是,遗憾的是,后来随着气候变化等种种原因,“赵州茶”辗转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了。
张占义听后心里一动:河北原来也产茶,而且竟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为什么我们不试着引种茶树呢?如果河北产茶了,那可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事。
回到所里,他立刻向院领导汇报,当即得到院长李广敏的支持,拿到了8000元的项目经费。就这样,张占义从56岁开始与茶结缘了。
北方无茶,种茶必须到南方引苗。1998年一开春,张占义便和所里的几位同志迫不及待地南下江西云居山。来到南方,当碧绿的茶园展现在眼前时,这几个北方汉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们抑制不住地兴奋,畅想着如果太行山上也种上茶树,那巍巍太行真成了一颗绿宝石了。
有了当地农民的口授,他们觉得还是仅学了点皮毛。于是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两个同志带着茶苗回河北,张占义和另一个同志直奔杭州取“茶经”。
我国茶叶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就在杭州,张占义告诉记者,南茶北移能搞成,全靠了这个“大靠山”。正是有了这些专家的场外指导,他们才能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吴洵研究员,1959年就参加南茶北移的实验。他先后把茶树成功地引种到山东的日照和青岛,结束了“山东无茶”的历史。后来,茶树继续北移,但都以失败告终。茶树越不过北纬38度线,就是他和同行得出的结论。
得知张占义要完成自己未成的宿愿时,吴洵非常高兴。这位大专家毫无保留地把南茶北移的经验告诉了前来取经的“小学生”:只要找到酸性土、中性水、光照适宜,把温度控制在零下8摄氏度到38摄氏度就能种成茶树。他还启发张占义,你们河北大棚蔬菜不是搞得很好吗,你们搞温室有经验,把控制温度的长项利用好,一定能成功。
2、产出如此上等绿茶的茶园,竟然出自一位最初对茶一无所知的老人之手,“高山多雾出名茶”。回到河北,张占义就按着书上说的寻找适宜种茶的水土。他和同事们翻阅《河北土壤志》、《灵寿土壤志》,选择了灵寿五岳寨一个海拔1200米的高坡作为试验田。几个人背上铺盖,住进了半山腰林场的一间简陋小屋。
张占义永远记得1998年3月30日。这一天,他和同事亲手种下了幼嫩的小茶苗。也就在这天晚上,老天似乎有意刁难他们,夜里气温骤降,一场大雪下了足有半尺厚。
“这还不把小茶苗冻死!”望着漫山遍野一片银白,爱写诗的张占义没有一丝诗情。他又气又急,抓起电话,一个长途打到吴洵那里。老先生告诉张占义,在山东他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他让张占义马上测温,如果不低于零下12摄氏度就没事。张占义放下电话拿着温度计跑上了山,一测,离最低温还差好几摄氏度呢。
大雪总算抗过去了。春天来了,山上的草场开始返青了。暖洋洋的天气让张占义揪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但是,紧接着问题又出现了:草绿了、花开了,可茶树就是不长。眼看“五一”节都过了,还是没变化。他饭吃不香、觉睡不稳,心都等焦了。
“不会是死了吧?”张占义实在等不下去了,又一个长途电话打到杭州。吴洵先生说,现在温度还不够高,茶树要等到日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才开始生长。一句话,又给张占义吃了一粒“宽心丸”。果然到了“六一”,小茶苗开始长了!
夏天很快过去了,张占义度过了一段轻松的时光。可到了“十一”,小茶苗并没有长到像书上所说的高度。而且大山里霜降早,小茶苗打了蔫。不行,虽然这里海拔高但无霜期短,光照不足,影响茶树生长,“高山浓雾出名茶”这句话不适用于北方。于是,他们又重新选址,把茶苗移到了自己居住的院子里。这里海拔760米。
隆冬到了,张占义按照吴洵的指点,建起了大棚,把温度控制住。当初拿到8000元项目经费时自以为不少,可一建大棚才知道钱根本不够。他们紧缩开支,弄些竹片、塑料布搭了个大棚。温度终于控制住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可不久茶苗又突然死了好多,原来是热死的,他们又赶紧通风,就这样,一年下来,张占义像侍弄月子里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娇嫩的小茶苗,心随着茶苗的长势忽喜忽悲。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度春秋,小茶苗终于在他们的照料下在五岳寨安了家。摸透了这些“南方娇娃”的脾气,张占义的茶园也走出了林场的小院,发展到周围山场的13亩向阳坡地。
2001年7月14日,也就是张占义退休的那天,来自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的8名专家组成鉴定小组,来到他的林场陋室,对太行绿茶进行鉴定。专家们不相信,这样一个产出上等绿茶的茶园,竟然出自一位最初对茶一无所知的老人之手。
专家们一致认为,茶园“引种的茶种,采用大棚设施,成活率高,茶树发育正常,表明引种试验初步成功”,“该项目的成功,使我国的茶树的栽培北限又向北推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为北方山区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3、如何让13亩茶园由“鸡蛋”变“小鸡”,河北茶在产业化的路上面临更大挑战。
张占义是个茶痴。他逢人便讲茶,讲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讲太行山区栽培茶树的可行性。他说,他晚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小小的13亩茶园由“鸡蛋”变成“小鸡”,让太行山区的农民从种茶中受益。他曾经考察过,我省太行山区适合种茶的次耕地就有100多万亩,这数量相当于浙江茶树种植面积的一半!
“现在南方茶还过剩呢,河北发展茶业有前景吗?”对张占义的梦想,一些业内人士持怀疑态度。但张占义却有自己的依据。他给记者分析,南方茶叶虽然过剩,但过剩的是普通茶,真正上等的好茶还是供不应求。太行绿茶绝不是普通的绿茶,农业部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权威检测都证明,它属“上等绿茶”,氨基酸、咖啡碱等各项指标均可以与千岛玉叶、洞庭春芽、西湖龙井等名茶相媲美。北方茶和南方茶就像东北米和南方米一样,虽然北方产量低、种植成本高,但内在品质好,还是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况且,河北有“赵州禅茶”这么知名的茶文化,如果对其合理利用开发,那太行茶一定会有所作为。
张占义把记者带到灵寿县南营乡槐树沟村,这里有他帮村民建起的一块5亩的茶园。在茶园,记者看到绿油油的茶树已经到了采摘期,村民武振良正在忙着采茶。“今年我能炒5公斤茶,每公斤茶能卖4000元!过去,这些山坡地都种些土豆什么的,收益太低,还抵不上2两茶叶呢。”他言语中透着兴奋。张占义介绍,在他的帮助和扶持下,这一带的茶园已发展到30亩,春茶产量可望达到40公斤。
然而毕竟只有30亩,距离张占义的梦想还很遥远。技术推广和实现产业化,是比技术更让人头疼的一个难题。
一位六旬老人要做成这件事显然势单力薄。茶园收效高,可早期投入大,村民想种茶却苦于没钱投资。张占义想过搞龙头带动,可又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以前,他跑各部门要的资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到位,他已经垫付了3年的工资。前段时间有外商看到新闻找来洽谈合资开茶场,发展种植、加工一条龙,但人家要求提供场地、治安条件等,他又无能为力。
但是不管多难,张占义还是决定继续坚持走下去。他说,“当初,我要搞南茶北移,周围的一些专业人士说我异想天开,但最终我还是搞成了。这些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全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精神支柱,那就是我的偶像———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他把南方的棉花、水稻、甘薯引到北方,为北方人民解决了吃穿问题。这几年,每当遇到困难、听到风言风语的时候,我就对照徐光启,给自己打打气。人要是没有一股子精神,啥事也办不成!搞农业科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饭碗里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一项成果不能真正造福于民,总是躺在抽屉里用来评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突破了种植难题的张占义还在不停地奔波,他说,“一定要看到太行茶园造福于民的那天!”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