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踪“天福茗茶”———茶叶农残超标系列报道之三

作者:蒋文龙 来自:农民日报 时间:2005-03-19
分享到:

  在一幢豪华的乡间别墅里,记者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听说记者前来
采访天福茶叶的农残超标问题,这个72岁的台湾老人很有点不屑。
  “农残超标,20年前台湾就炒过,日本也炒过,经过几年争议,后来都不了了之。现在,
台湾、日本都已取消了六六六、滴滴涕含量的检测项目。要说茶里有农药,喝得最多的是张
天福,第二多是我,但张天福95岁了,还健步如飞,我71岁了,身体好得都没人相信。”顿
了顿,老人又说:“天福的茶叶如果农残超标,我们马上浇掉,还做了个活广告呢。”
  以下是记者和李瑞河简短对话:问:“天福的兰级铁观音和春毫茉莉花茶被检出农残超
标。请问有可能是哪个环节造成的?”
  答:“应该是土壤中的农药残留。”
  问:“除了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在茶叶的收购、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会否还存在漏
洞?”
  答:“加工、运输、销售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有,那就是茶叶收购这个环节。”
  问:“天福在中国大陆有400多家直营连锁店,每年销售几百吨茶叶,请问天福的茶叶
基地有多少面积?”
  答:“天福有400多亩乌龙茶基地,200多亩茉莉花茶基地。我承认天福没有大的基地。
但我们有自己的专长,就是搞收购、搞包装、搞行销,我们在河南收购、在湖北收购、在四
川收购、在浙江收购……种茶的钱由茶农去赚。那么多茶叶公司,你看看有几家去种茶了?
有人说建了几万亩、几十万亩基地,我不吹牛,我只管卖茶!建基地,我外行,划不来,还
不如搞收购。我可以开1000家连锁店,但我管理不了1000亩以上的基地。”
  问:“你的模式符合现代化大生产分工的要求,但是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你不建基地、
专门收购茶叶,怎么控制农残,怎么保证产品安全?”
  答:“这个事情要由政府出面,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管理,才能彻底根除。”
  天福茶叶农残何以屡屡超标,采访至此,记者心中的疑团已经彻底解开。既然天福利益
的天平倾向于到处收购,而不是建设基地,那么,天福自然难以控制源头污染,自然难以保
证产品安全;既然天福的总裁认为产品的安全完全应该由政府负责,那么,天福产品被检出
农残超标,也就没有不可思议的地方了。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发展很快,无论面积、产量、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是因为
效益好,加上生长和采摘时间上的特殊性,也出现了过量使用农药,农残超标等严峻的问题,
解决不好,乌龙茶发展的大好形势就会夭折。一个合格的企业,不仅仅是向大众提供产品,
而是要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就茶叶企业而言,目前就是要花时间,花精力,花本钱建设好
基地。只有建好基地,把好源头,才能保证产品的优质和安全,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