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假新闻重创普洱茶

作者: 来自:都市时报 时间:2005-10-07
分享到:

    昆明市场销量由原来的每天200吨降到目前的每天仅40吨,滇粤交易损失10亿元

    7月28日,广州某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行内人士大曝普洱茶造假内幕 猪圈里发酵造古董普洱茶》的新闻,经广东省茶叶协会会同工商、质监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调查核实,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而这则假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从8月开始至今,云南普洱茶不仅在广州销售受阻,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地区受阻。近日,更有云南当地普洱茶生产企业负责人致电都市时报,称“广州事件”令大多数普洱茶生产企业两个月来身处困境。记者通过数日调查采访得知,普洱茶在昆明市场销售同样受挫,经销普洱茶的业内人士称,“广州事件”让昆明市场普洱茶销量由原来的每天200吨左右,降到目前的每天仅40吨左右!

    一则远方的失实报道在普洱茶行业引发出地震般的连锁反应,为何云南普洱茶产业会遭受如此沉重打击?云南的普洱茶怎么了?如何才能将云南的普洱茶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猪圈造古董普洱”系谣言

    7月28日,广州某报以《行内人士大曝普洱茶造假内幕 猪圈里发酵造古董普洱茶》披露了广东省四会市某厂在又潮又湿的猪圈中渥制普洱茶。而且在渥制茶叶过程中,还时不时要浇肮脏的坑渠水。厂家将茶叶压制成饼后,为使茶饼再变旧些,又将成饼的茶叶放在下水道的坑渠里渥一段时间。此外,为增加茶味掩盖异味,还会在茶饼上喷上香料、香精。

    报道引起有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报道见报后,广东省茶叶协会会同工商、质监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前往四会对“造假”一事进行调查核实。

    8月31日,广东省茶叶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此事的调查报告,称没有在四会市发现“普洱茶造假”工厂,现有3家普洱茶生产厂家均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是合法经营的企业,3家企业的加工厂都非猪圈,也并没有发现“污水横流”现象;专家组现场考察确认普洱茶生产工艺正常。

    9月1日,广州那家媒体又发表了题为《四会市三企业卫检合格》的文章,《广州日报》也于同日发表了《广东省茶叶协会还普洱茶清白》的文章,介绍了广东省茶叶协会对“造假事件”的调查情况。

    对于广州某媒体的7月28日的那篇报道,9月30日,云南省农业厅热区办茶叶项目官员马嘉在接受都市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某媒体的报道属失实报道,报道刊发出来后,引起云南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省农业厅曾要求云南省茶业协会、茶叶商会针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还云南普洱茶一个清白。

    滇粤交易损失10亿元

    据了解,广州某媒体的“造假报道”面世后,不仅国内许多平面媒体对该报道进行转载,马来西亚媒体及新浪网等多家网站也转载该报道,如此大面积的报道给普洱茶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据广东某知名媒体9月份的报道称,失实报道令云南和广东的普洱茶交易蒙受10亿元的损失!

    位于金实小区思佳茶叶市场的经营户——云南易武曼落茶厂昆明经营部负责人钱家龙说,最近两个月以来,思佳茶叶市场的大部分商户的普洱茶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少商户十多天甚至一个月都出不了一批货。他还说,昆明的其他茶叶市场情况同样如此。勐海县兴海茶厂的张建丽总经理因不忍目睹云南普洱茶低迷状况持续下去,希望媒体关注:“勐海的许多普洱茶生产企业都出现货物销不出去的局面,不仅发往广州、香港的货动不了,就连发往昆明的货都动不了,这种状况还在持续着!”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苏芳华说,原本有200万普洱茶消费者的珠江三角州地区最先受到“广州事件”冲击,聚集2000余商家的全国最大茶叶批发市场——广州芳村茶叶市场目前只有出货的商家,没有进货的商家,“广州事件”发生前,从昆明外销出去的普洱茶每天大约有200吨左右,但目前每天大约只有40吨,如果按照每吨普洱茶5万元进行初略估计,“广州事件”令昆明普洱茶交易每天蒙受800万元损失!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