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茶叶生产建议

作者: 来自:黄石农网 时间:2004-09-05
分享到:

    一、日本茶叶发展概况

  1.生产现状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万hm2,总产量8. 9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岗、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 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 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 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化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2.茶叶加工日本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台时产量大, 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 一般每套蒸青机一年仅开工40-50d,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 手工茶每1OOg卖价高达3万日元,是机制茶价格的10-100倍。3.新产品开发日本对茶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深度, 所以在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卓有成效。茶叶除了常规泡饮之外, 新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茶饮料。日本最早开发成功罐装饮料, 而且市场销售量迅速扩大。2001年绿茶饮料产量达到142.1万1, 茶水饮料已经成为百姓最主要保健饮品之一。二是茶药品。由于茶叶具有降血压、 降血糖、抗癌、抗菌等功效, 生产提取的茶多酚等药品在医药保健上得到广泛应用。三是茶食品。在市场上销售的茶食品花色品种较多,如茶糖、茶饼干、 茶面食、茶冰淇淋等。四是工业用品。有茶化妆品、洗涤用品、茶袜子、 茶T恤等。4.茶叶供需2001年日本茶叶总产量为8.98万吨, 进口绿茶1.77万吨,出口0.06万吨,国内销售为10.69万吨, 人均消费1174克,绿茶自给率为84%,在进口绿茶中,95%来自中国, 5%来自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 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 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二、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特点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 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1.区域布局相对集中日本茶叶主要集中在静岗、鹿儿岛、 三重3个主产县。这3个县的茶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4%, 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岗县茶园面积占全国41.7%, 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 国家的茶叶研究机构、茶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著名的茶文化及茶旅游设施多分布于此, 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特色、文化氛围和产业优势。2.产品多元化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传统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 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目前销量已超过矿泉水。 商店中茶食品琳琅满目。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 除臭产品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 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 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促进作用。3.科技含量高一是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2.1%, 且茶园普遍施行秸秆还田、行间覆盖、安装防霜设施等措施。所有茶园整齐划一, 叶色绿,叶层厚,单产高。全国平均单产高达1440kg/hm2, 是中国开采茶园平均单产的2倍多。二是生产标准化程度高, 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田间耕作、施肥、植保、采摘、运输以及加工、 包装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加工过程管理的工业化,原料不落地, 使产品卫生得到了保证。4.对茶叶农残问题持客观科学的态度一是认为国内生产企业、 农户都依法行事,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上市茶叶的质量是符合标准和安全的。 二是国内农药企业生产出售的农药都是经过安全风险试验的,只要严格按说明使用即可。三是对于世界某些市场的特殊要求, 认为如果要出口到这些地区就要按当地要求做。因此, 日本并没有一味去追求发展有机茶,而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只要符合《食品卫生法》即可, 对于进口的茶叶也是一样。同时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特别是本国生产的绿茶, 从而保持了茶叶消费量的稳步增长。
  
  三、对中国茶叶发展的建议。

  中国与日本都是以生产绿茶为主的国家,国民都有饮茶的习惯, 对茶叶的保健功能都有共同的认识。虽然日本茶叶引自中国, 但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中国。结合中国茶叶生产实际,提出建议:1.实行区域化重点开发要利用茶叶区划成果, 尽快组织制定茶叶优
势区域发展规划。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叶优势产区和龙头企业。加快茶树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 进一步推进名优茶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大力推广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和机制名优茶,加快加工机械和设备的技术改进;注重品牌建设,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2.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步伐鼓励茶饮料的生产和开发, 把茶饮料培植成为饮料行业的一大支柱。继续支持茶多酚、茶多糖、 茶咖啡碱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大力开发茶叶新用途,提高茶叶附加价值。3.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解决农残问题,培育、 保护和扩大对茶叶的消费需求对茶叶的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工作上要抓紧, 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但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避免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出口市场, 在用药上可以选择进口国允许的农药品种,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茶树上使用。4.加强中日两国茶业交流,巩固扩大出口市场2001年, 中国出口茶叶25万t,其中出口日本3.96万t(绿茶1.2万t, 红茶451t,以乌龙茶为主的特种茶2.7万t), 日本已超过摩洛哥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国,且卖价也高于全国平均价66.4%。 同时由于绿茶有益健康的宣传,绿茶在日本的消费量正在上升。 日本茶界及种植户和农协等已经在担心中国茶叶的进口会对他们的生产构成威胁。因此, 应该加强同日本政府部门和茶业界的交流互访,增进了解。 同时要加强对日本茶叶生产、消费的调查,注意中国茶产品与日本产品的错位竞争。色品种较多,如茶糖、茶饼干、 茶面食、茶冰淇淋等。四是工业用品。有茶化妆品、洗涤用品、茶袜子、 茶T恤等。4.茶叶供需2001年日本茶叶总产量为8.98万吨, 进口绿茶1.77万吨,出口0.06万吨,国内销售为10.69万吨, 人均消费1174克,绿茶自给率为84%,在进口绿茶中,95%来自中国, 5%来自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 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 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二、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特点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 但却是主产区。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