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园建设
作者: 来自: 时间:2004-07-20
一、选址
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
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
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结构良好,土层深度在1.0米以上,地下水位在0.8米以下。
新开垦的结构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良土壤。
二、园地的规划与设计
园地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土地规划、道路网、排蓄水系统及防护林的设置等。总的要求是,按照所选地块的地形、地势、土壤、水源及林地的分布情况,对茶、林、沟渠、道路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利于水土保持,成园后生态环境良好;便于茶园管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三、土地规划
为便于操作、管理,园地划分为若干个片、块,若园地面积较大或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作业区进一步划分为片、块。
道路网设置
园地设置用于运输和茶园管理的干道、支道和步道,相互连接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作业区、茶厂和园外公路的主道,路面宽4-5米。支道是划区片的分界线,用于交通运输,路面宽2.5-3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道路。路面宽1-1.5米。梯式茶园每隔若干梯层设一横步道,每隔一定距离设一直步道。
排灌系统设置
隔离沟。茶园与森林或荒地交界处、茶园的边缘,设深0.50米、宽0.60米,沟壁为60°倾斜的隔离沟。
排灌蓄水沟。平地茶园在步道二侧开沟,坡地茶园在直步道二侧和横步道内侧开沟,沟宽0.20-0.30米、深0.20米。横沟每隔3-5米挖一小水潭,以积蓄雨水。
蓄水池。每1.5-2公顷茶园建一容积为5立方米-8立方米的蓄水池。一般设在纵沟及横沟的出口处。或设在排水不良的积水处。
防护林设置
根据风向及地势在茶园周围、主要道路及沟渠两旁或山坡顶上种植防护林。
四、园地开垦
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缓坡地由下而上按横坡等高进行。
生荒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0.50米,并清除柴根、杂物。复垦深度0.25-0.30米。熟地经深翻平整即可。缓坡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修筑宽幅梯田。
坡度1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等宽梯地,然后开垦。
坡地修筑成梯式茶园的,梯面宽按下式确定:梯面宽(米)=种植行数×行距(米)+0.6(米)
五、茶树种植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绍兴市茶区气候条件的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良种和其它优质、高产、经济性状好的品种。
选用的茶苗应符合GB-11767-89规定的要求。茶苗规格基本一致。
茶苗移栽时期:早春期2月,或晚秋11月。
定植密度:
单条植:行距1.50米,丛距0.3米,每丛种植2-3株。每公顷用茶苗4.5-6.0万株
双条植:大行距1.50米,小行距0.4米、丛距0.30米,每丛种植茶苗2株,每公顷用茶苗7.0-7.5万株
基肥
园地经开垦整理形成茶行后,依种植密度沿茶行开种植沟,宽0.30米,深0.50米。在种植沟内施入底肥。单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25-40吨,复合肥1.0吨左右。双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50-60吨,复合肥1.0-1.5吨。施肥后覆土,并将其平整,盖土离地面约0.15-0.20米。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茶苗定植
种植茶苗前,先将种植沟内土壤浇湿,然后将茶苗置于种植沟中。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填土;分层将土填实。当填土至不露须根时,用手轻提茶苗,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压实,随即浇足“定根水”,最后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种植结束后,在茶行间铺上稻草、麦草等覆盖物,并在茶苗旁插上芒萁等遮荫。
六、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指定植后一至二年内这段时间的管理。
抗旱保苗:在夏秋季节,视旱情的不同采用行间铺草、浅耕保水、灌溉等办法进行抗旱。
清除杂草:采用人工或对茶苗安全的除草剂除去杂草。
间苗补苗,栽后进行定期检查,若发现缺丛缺株,及时补齐。
肥水管理,种植后约1个月,当新根发生时,应施一次稀薄水肥,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
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
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结构良好,土层深度在1.0米以上,地下水位在0.8米以下。
新开垦的结构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良土壤。
二、园地的规划与设计
园地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土地规划、道路网、排蓄水系统及防护林的设置等。总的要求是,按照所选地块的地形、地势、土壤、水源及林地的分布情况,对茶、林、沟渠、道路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利于水土保持,成园后生态环境良好;便于茶园管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三、土地规划
为便于操作、管理,园地划分为若干个片、块,若园地面积较大或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作业区进一步划分为片、块。
道路网设置
园地设置用于运输和茶园管理的干道、支道和步道,相互连接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作业区、茶厂和园外公路的主道,路面宽4-5米。支道是划区片的分界线,用于交通运输,路面宽2.5-3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道路。路面宽1-1.5米。梯式茶园每隔若干梯层设一横步道,每隔一定距离设一直步道。
排灌系统设置
隔离沟。茶园与森林或荒地交界处、茶园的边缘,设深0.50米、宽0.60米,沟壁为60°倾斜的隔离沟。
排灌蓄水沟。平地茶园在步道二侧开沟,坡地茶园在直步道二侧和横步道内侧开沟,沟宽0.20-0.30米、深0.20米。横沟每隔3-5米挖一小水潭,以积蓄雨水。
蓄水池。每1.5-2公顷茶园建一容积为5立方米-8立方米的蓄水池。一般设在纵沟及横沟的出口处。或设在排水不良的积水处。
防护林设置
根据风向及地势在茶园周围、主要道路及沟渠两旁或山坡顶上种植防护林。
四、园地开垦
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缓坡地由下而上按横坡等高进行。
生荒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0.50米,并清除柴根、杂物。复垦深度0.25-0.30米。熟地经深翻平整即可。缓坡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修筑宽幅梯田。
坡度1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等宽梯地,然后开垦。
坡地修筑成梯式茶园的,梯面宽按下式确定:梯面宽(米)=种植行数×行距(米)+0.6(米)
五、茶树种植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绍兴市茶区气候条件的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良种和其它优质、高产、经济性状好的品种。
选用的茶苗应符合GB-11767-89规定的要求。茶苗规格基本一致。
茶苗移栽时期:早春期2月,或晚秋11月。
定植密度:
单条植:行距1.50米,丛距0.3米,每丛种植2-3株。每公顷用茶苗4.5-6.0万株
双条植:大行距1.50米,小行距0.4米、丛距0.30米,每丛种植茶苗2株,每公顷用茶苗7.0-7.5万株
基肥
园地经开垦整理形成茶行后,依种植密度沿茶行开种植沟,宽0.30米,深0.50米。在种植沟内施入底肥。单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25-40吨,复合肥1.0吨左右。双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50-60吨,复合肥1.0-1.5吨。施肥后覆土,并将其平整,盖土离地面约0.15-0.20米。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茶苗定植
种植茶苗前,先将种植沟内土壤浇湿,然后将茶苗置于种植沟中。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填土;分层将土填实。当填土至不露须根时,用手轻提茶苗,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压实,随即浇足“定根水”,最后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种植结束后,在茶行间铺上稻草、麦草等覆盖物,并在茶苗旁插上芒萁等遮荫。
六、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指定植后一至二年内这段时间的管理。
抗旱保苗:在夏秋季节,视旱情的不同采用行间铺草、浅耕保水、灌溉等办法进行抗旱。
清除杂草:采用人工或对茶苗安全的除草剂除去杂草。
间苗补苗,栽后进行定期检查,若发现缺丛缺株,及时补齐。
肥水管理,种植后约1个月,当新根发生时,应施一次稀薄水肥,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