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较长时期的低通胀、高增长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究竟是防冷还是防热,防通缩还是防通胀?澄清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下一步经济决策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我觉得此次国家进行的宏观调控的针对的是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但中国目前的问题并不是说发展的速度太快,而是发展过程中的秩序,或者说发展中的规则有问题。”
张立群认为,从宏观政策看,近期措施和目标应该是扩大需求,防止经济回落;中长期措施和目标应该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培养新的需求空间。
通胀通缩威胁都在减小
“目前地方政府在征地的补偿,零地价批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发展方式导致很多社会成员利益的损害。还有很多污染大、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也有所抬头。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如小煤矿频频发生事故,这都是不具备生产条件,强行上马的结果。”张立群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不在于增长速度的高低,规则不到位,秩序不建立,无论速度的高低,这些问题都会反映出来。所以,张立群理解此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这些问题。也有对信贷速度过快,部分行业过热,通胀压力的担心,“但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风险不在这些方面”。
张立群说,“我们这轮增长的潜力比过去要大的多,所以,能实现的发展速度还应该让它充分实现。但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清晰。”
从新一轮经济增长形成的过程看,供给与需求潜力提高,所以通胀与通缩的威胁减小。张立群说,从供给条件看,本轮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无论最终消费品还是基础产品,增长的潜力都很大。一方面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裕;另一方面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从需求条件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将持续进行。与以往的食品、服装、家电等消费内容比较,规模要大的多,持续的时间要长的多,新的消费内容对产业和投资的拉动比以往要高得多。因此需求的增长潜力也很大。在供给与需求增长潜力都很大的条件下,一方面可以在经济较高增长时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另一方面也不会产生长期的严重过剩,从而降低了通胀和通缩的威胁。
张立群说,新一轮经济增长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中启动的,供给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生产潜力很大,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较快;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裕。这就决定了可以在较低的物价水平上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
“我觉得今年的通胀率就在3%左右,而且能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低通胀、高增长是这一轮经济增长比较显著的特征。我们不必过分担心物价的上涨。”
中国经济不是总量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经济目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总量的问题不大。“所以,对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总量的政策不管用。”
“现在所有的地方都说自己那儿不过热,所以这种行政的冲动只有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用总量的办法是控制不了的。”徐宏源认为,这一轮的增长主要来自地方的行政冲动。这种地方的投资冲动跟92、93年的情形一样,所以政府必须采取铁碗政策来控制住局面。“央行现在控制贷款总规模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要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但不能说一紧缩,贷款就不放了。”
“有什么问题要说什么问题。投资过快就控制投资,土地市场比较乱就治理,不要动辄就谈什么经济‘硬着陆’、‘软着陆’,弄得人们很紧张,所以说宏观调控的策略很重要。”徐宏源说,印度政府向外界表示,未来20年,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方,这就加大国际资本和国内民间资本的预期,提高他们的投资积极性。他建议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制订政策时一定考虑到如何提高投资者的预期。
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增长走过几轮周期,但每一轮周期的上升期都很短,最长的一次周期只有26个月。美国上一轮的景气维持了118个月的繁荣,宏观经济上升导致美国股市10年的牛市,道琼斯指数从2400点涨到12600点,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徐宏源说,我们做不到美国那样长达10年的上升周期,但能不能来一个3年、5年的上升期,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就是为了使经济更加健康的增长,尽量维持上升期。
“把经济增长搞到7%是最简单的,只要收紧信贷和财政就能控制住,但要使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9%,通货膨胀控制在3%,这就需要宏观调控的艺术。”徐宏源认为,中国目前的增长具备这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