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1)
作者: 来自: 时间:2004-12-22
茶树虫害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茶树害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记载有1000多种,我国常见害虫有400多种,其中重要的50—60种,常年造成茶叶产量损失约15%。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吊丝虫。张汉鹄(2001年)认为该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idae)霜尺蛾亚科(Ennomlnae)。幼虫食叶,暴发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致茶叶减产60%以上,还严重影响成茶品质。朱俊庆等(1999年)认为该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但夏英三(1999年)于1988年发现山东日照地区的茶园中有茶尺蠖发生。朱德焰等(2001年)报道
河南省也有发生。因此,我国除西藏外,其他产茶省份(包括台湾)都有茶尺蠖分布。由于茶尺蠖为害的严重性,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国内对茶尺蠖的生物学习性做过较多研究,发现该虫随气温升高发育速度加快、历期缩短,70年代做了许多天敌调查和控制效果研究,80年代以来对茶尺蠖的生态学、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此予以概括,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茶尺蠖的生物学习性
朱俊庆等(1999年)认为茶尺蠖是多食性昆虫,除了为害茶树,还为害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菊花、辣蓼和杂草等。茶尺蠖在浙江、江苏和安徽等茶区一般1年发生5-6代,有的年份可能发生7代。夏英三(1999年)研究发现,茶尺蠖在山东一般1年发生3—4代。张汉鹄(1989年)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对茶尺蠖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的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57、5.64、7.28度,有效积温分别为81.69、328.51、180.70日度。朱俊庆(1990年)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茶尺蠖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为9.46、8.80、11.21~C,有效积温分别为208.39、126.21、92.5日度。殷坤山等(1994年)在实验室内变温条件下研究了茶尺蠖的卵、1~4龄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84、11.17、11.37、8.97、10.63、9.44、10.78度,有效积温分别为82.25、53.54、34.39、42.46、67.64、123.89、53.54日度。恒温与变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朱俊庆(1990年)和殷坤山(1994年)在变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相近。殷坤山等(199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雌虫生殖力较强,l头雌蛾在室内适宜条件下能产卵300—400粒。温度对其生殖力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在21—26度时,生殖力较强;超过26度,生殖力急剧下降;超过29℃,生殖力很弱。
二、茶尺蠖的生态学特性
1.幼虫的田间分布 蒋友成(1986年)研究了茶尺蠖幼虫的田间分布型,发现茶尺蠖幼虫在茶园中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型,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相当于6丛茶树的面积。这为茶尺蠖幼虫的田间抽样提供了理论依据。
2.测报技术研究 茶尺蠖是一种暴发性害虫,准确测报其虫情非常重要。常用历期法测报茶尺蠖的防治适期。朱俊庆(1996年)对历时10年的田间防治适期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防治适期回归预测模型,认为茶尺蠖第1代防治适期与当年3月份的气温极显著相关(r=O.976**),并建立了预测方程y=45.878-2.375x,历史拟合率为98.85%。楼云芬(1992年)根据11年的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出现日的资料,采用时间系列优选法对第2代茶尺蠖成虫高峰日进行预报,预报结果与实际观察相符合。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可进行长期预报。吕文明(1993年)根据历年的茶尺蠖始蛾日和诱蛾量的记载,经统计分析,求得各代诱蛾高峰(诱蛾量为当代蛾量的50%)日(y)与始蛾日或前诱蛾高峰日(x)的回归关系式,历史拟合率除第4代较低外,其它符合率为100%。同时,也获得除第1、第4代外,各代最高诱蛾量与前代日最高诱蛾量的回归关系式。
3.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 对茶尺蠖的为害损失的估计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为食叶量测定,一方面为产量损失。吕文明等(1986年)通过试验表明,茶尺蠖每头幼虫一生食叶量为(o.61正负0.06)g,在田间自然为害情况下每头幼虫造成的鲜叶产量损失为(0.7正负0.19)g。并以每亩次的化防成本费确定了茶尺蠖的防治标准为4500头/亩,并作为茶尺蠖的国家防治指标。
河南省也有发生。因此,我国除西藏外,其他产茶省份(包括台湾)都有茶尺蠖分布。由于茶尺蠖为害的严重性,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国内对茶尺蠖的生物学习性做过较多研究,发现该虫随气温升高发育速度加快、历期缩短,70年代做了许多天敌调查和控制效果研究,80年代以来对茶尺蠖的生态学、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此予以概括,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茶尺蠖的生物学习性
朱俊庆等(1999年)认为茶尺蠖是多食性昆虫,除了为害茶树,还为害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菊花、辣蓼和杂草等。茶尺蠖在浙江、江苏和安徽等茶区一般1年发生5-6代,有的年份可能发生7代。夏英三(1999年)研究发现,茶尺蠖在山东一般1年发生3—4代。张汉鹄(1989年)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对茶尺蠖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的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57、5.64、7.28度,有效积温分别为81.69、328.51、180.70日度。朱俊庆(1990年)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茶尺蠖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为9.46、8.80、11.21~C,有效积温分别为208.39、126.21、92.5日度。殷坤山等(1994年)在实验室内变温条件下研究了茶尺蠖的卵、1~4龄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84、11.17、11.37、8.97、10.63、9.44、10.78度,有效积温分别为82.25、53.54、34.39、42.46、67.64、123.89、53.54日度。恒温与变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朱俊庆(1990年)和殷坤山(1994年)在变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相近。殷坤山等(199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雌虫生殖力较强,l头雌蛾在室内适宜条件下能产卵300—400粒。温度对其生殖力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在21—26度时,生殖力较强;超过26度,生殖力急剧下降;超过29℃,生殖力很弱。
二、茶尺蠖的生态学特性
1.幼虫的田间分布 蒋友成(1986年)研究了茶尺蠖幼虫的田间分布型,发现茶尺蠖幼虫在茶园中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型,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相当于6丛茶树的面积。这为茶尺蠖幼虫的田间抽样提供了理论依据。
2.测报技术研究 茶尺蠖是一种暴发性害虫,准确测报其虫情非常重要。常用历期法测报茶尺蠖的防治适期。朱俊庆(1996年)对历时10年的田间防治适期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防治适期回归预测模型,认为茶尺蠖第1代防治适期与当年3月份的气温极显著相关(r=O.976**),并建立了预测方程y=45.878-2.375x,历史拟合率为98.85%。楼云芬(1992年)根据11年的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出现日的资料,采用时间系列优选法对第2代茶尺蠖成虫高峰日进行预报,预报结果与实际观察相符合。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可进行长期预报。吕文明(1993年)根据历年的茶尺蠖始蛾日和诱蛾量的记载,经统计分析,求得各代诱蛾高峰(诱蛾量为当代蛾量的50%)日(y)与始蛾日或前诱蛾高峰日(x)的回归关系式,历史拟合率除第4代较低外,其它符合率为100%。同时,也获得除第1、第4代外,各代最高诱蛾量与前代日最高诱蛾量的回归关系式。
3.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 对茶尺蠖的为害损失的估计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为食叶量测定,一方面为产量损失。吕文明等(1986年)通过试验表明,茶尺蠖每头幼虫一生食叶量为(o.61正负0.06)g,在田间自然为害情况下每头幼虫造成的鲜叶产量损失为(0.7正负0.19)g。并以每亩次的化防成本费确定了茶尺蠖的防治标准为4500头/亩,并作为茶尺蠖的国家防治指标。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