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茶业:面向全球的发展战略
斯里兰卡茶业是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成为其他许多产茶国羡慕的楷模。
印度茶叶局局长N.K.Das先生2003年6月15日在罗马召开的“世界茶叶与咖啡研讨会”上悔恨地坦言,“我们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我们的茶业界不能很快地紧跟斯里兰卡的步伐,推广我们的品牌,现在我们一直为我们的疏忽付出代价”。
多年来的精心挑选和品牌推广,已经使斯里兰卡茶叶成为全球茶叶的品质标准。93%的产量出口缔造了高效、集中化的拍卖体系,95%的产量通过严格管制的拍卖市场销售。
在斯里兰卡,高产的小面积种植园只占耕种面积的40%,但产量却占了全国总产的60%,税收上缴占全国茶叶税收的70%,业界为之感到震撼。大茶园却面临着单产问题,包括老龄茶树低产、低效且不规范的采茶工等等问题,有些茶树已有135年的树龄,其单产只有1200公斤/公顷,而小业主的单产高达2300公斤/公顷,也就是说,拥有60%面积的大茶园只产出40%的产量。小茶园的鲜叶既卖给私营工厂,也卖给国营厂,经过加工后严格分级,才允许进入拍卖市场。
虽然斯里兰卡茶业基本上由私人掌管,斯里兰卡茶叶局推广部Hasitha De Alwis先生表示: “我们不允许甚至是一公斤低于ISO3720最低标准的茶叶离岸,也不允许这种产品经由拍卖市场拍卖用于内销”。对品质的关注已经成为斯里兰卡维护其茶叶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为了全球推广斯里兰卡茶叶,茶叶局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最成功的方法是推出了狮子形象的标识,在全球消费者眼中,狮子标识是品质的象征。“多国化品牌源于茶叶产地,但是主要的消费者购买品牌的原因来自广告。品牌至少要可以确认出该产品的来源地。百分百的纯斯里兰卡茶是一种上乘质量的产品,需要保留她的标识”。
斯里兰卡茶叶自1996年以来一直主导着全球的茶叶出口。1992年以后,全球茶叶产量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由255万吨增加至2003年预估的302万吨。斯里兰卡年产约31万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度、中国,加上肯尼亚,这四个国家的产量为全球产量的73%。
然而,对大多数产茶国来说,供大于求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象人们预料的那样,这也是斯里兰卡的热点话题。“供大于求的情况威胁着全球茶叶生产者。对茶农来说,供大于求造成了低价格,从而使他们缺少动力去种植优质茶叶。我们鼓励茶农生产优质茶叶,但这种全球性供大于求的状况所导致的价格下跌,发展到了一种非经济的状态。”De Alwis认为,斯里兰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缓解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它可以使市场起死回生,变得让所有人都有利可图。 茶叶局现在已经采取了三步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解决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品质,这是成功的关键。“斯里兰卡已经对所有的出口茶叶采用了ISO3720标准。根据这项标准的规定,出口的茶叶中的筋梗含量不得超过16.5%。目前,有超过5%低于ISO3720标准的茶叶进入了国际市场销售。但只有1-2%的过剩产品对我们所有茶商造成威胁。因此,如果所有国家都采用ISO3720标准,我们就可以解决产品过剩这方面的问题。”
斯里兰卡对全球茶叶界的“茶叶与健康”理念充满信心,他们已经开始对消费者进行系列的饮茶有利于健康的宣传教育,以此推动他们创造更好价格的战略。茶叶局认为,此举同样为其他产茶国带来利益。“如果我们可以发起一次全球性宣传饮茶有利于健康的战役的话,全世界同行统一言行,我们完全可以更有效地与其他饮料竞争。”
这种见解已经列入斯里兰卡国家项目,期待着一些大型机构的资助,例如亚洲发展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很久以来,这些机构就着重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提高他们的产量。De Alwis说:“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产量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为什么只在提高产量方面提供财政支持呢?,毫无疑问,这些经费花在茶叶这种健康饮料的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将会变得更加有功效。”
我们期待曙光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