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那些事儿:“雾”里看荼

作者:杨利伟 来自:内蒙古日报 时间:2014-05-14
分享到: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消费者应了解更多茶叶相关知识,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茶企及商家规范经营,市场更诚信,茶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新”茶真假难辨

采访中,记者佯装成了要买茶送朋友的消费者。在市场上逛了短短半天后,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茶和差距甚远的价格,记者不禁感觉云里雾里,晕头转向。

记者发现,不少茶店在门口醒目位置挂出了“2014年龙井新茶”,但并未注明“西湖龙井”。不过,当记者询问时,部分茶店则宣称是“正宗西湖龙井新茶”。

“都是新上市的,保证质量。”在呼和浩特九久街茶叶市场,一家门前挂着“新茶上市”招牌的茶店老板很是热情,从冰箱里取出了冷冻的茶叶向记者推销。

记者发现,在老板提出来的三大袋龙井上并无任何标记,分别要价200、400、600。当询问这是否是西湖龙井时,老板保证都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不是很贵吗?怎么这么便宜也会是西湖龙井?”记者问。

老板解释:“西湖龙井也是分等级的。”这时他从另一个冰柜中又取出一袋茶叶“我这是狮峰龙井,好一些,卖你800块一斤。”

当记者询问是否有西湖龙井地理标志时,老板却反问记者:“没有,没听说过,你从哪里知道的?”

但据公开报道显示,正宗西湖龙井全部贴有“西湖龙井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同时西湖区龙井在全国上市的少量“明前茶”,光收购价大概是每公斤2000———3000元。老板介绍如此低价“西湖龙井”实在可疑。

记者以同样的方式走访了包头市中央大道茶叶市场。在两地暗访的13家茶叶店中,部分商家会模糊“龙井”和“西湖龙井”之间的概念。记者猜测,茶店的这一做法主要是为“规避风险”———有消费者投诉时,茶店老板就可以指着牌子说销售的是普通龙井,不是西湖龙井。

记者随机走进九久街另一家茶店,老板从店里南边的冰柜里取出一包用黄色纸质包装的一斤装茶叶,“这是今年的新茶,你看看”。

记者发现包装上印有“正宗西湖龙井”字样,便问是否是西湖龙井。老板并没有吱声只是强调他在杭州有茶厂,进货会更加便宜,只要300块一斤。

见记者犹豫,老板又打开店里东边的冰柜,拿出和刚才一模一样包装的茶叶,向记者推销“这是稍微好一些的,500元一斤,”记者从外观上对比两包茶叶,均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等字样,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从肉眼上很难分辨出两者质量差别。

在记者再三追问下,老板支吾的承认这并不是所谓的“正宗西湖龙井”,“就是西湖边上的啦,离西湖很近的地方。”

记者还发现,这些西湖龙井“新茶”价格相差很大。在九久街的另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店,记者询问有没有新茶时,店员从冰箱里也是拿出塑料袋装茶叶向记者推销,“我们这是平常买1600的茶叶,给你算400一斤吧”,记者看到包装袋上写着“前期,1600”另一个包装袋则写着“1200”,问能不能便宜,店员表情为难“这已经便宜这么多,最少给你380。”差价如此之大的茶叶让记者不禁咋舌。

“市场上销售的龙井茶多数是产自浙江省,并不一定产自西湖畔的茶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店老板介绍,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批新茶上市,包括龙井茶,“龙井”并不一定就是产自西湖最核心区的龙井,很多是产自浙江省内其他地方。

他猜测,有一些茶商在浙江和杭州那边有渠道,也不排除有正宗西湖龙井新茶已在内蒙古销售。但因茶商进货渠道分散,无法确定具体数量。

除了茶叶质量难以辨认,茶叶包装也存在“猫腻”。

记者发现,消费市场中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明确标注生产日期。

在呼和浩特多家超市、茶叶专卖店中,散装茶叶在盛装罐子上标明生产日期的为数不多,大多数都没有标明生产日期。

按照相关规定,散装食品不仅必须包装后才能销售,商家还须在包装袋上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包装地址等信息。

茶叶包装的这种信息不明,让消费者在选择茶叶时就
像走近了云里雾里,造成了很大困惑。

“这散装茶叶都没有标生产日期,我怎么知道什么时间生产的?”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一些茶叶专卖店的散装茶叶大部分也都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店主都说自己卖的是新茶,所以价格会高一些,但是没有凭证,让我们消费者真是不敢相信,万一买到的是旧茶而非新茶,又花了高价,岂不是太不划算了。”

散装茶叶生产日期未明确标注,礼盒茶叶市场更是混乱。

记者在包头中央大道茶叶市场中发现,只要购买茶叶,商家会免费将散装茶叶组合包装成礼盒,“铁观音”、“龙井”等名茶礼盒悉数在内。“你可以随意挑选喜欢的礼盒,这种商品送人是最好的了。”一家茶叶店的售货员告诉记者。问到生产日期时,售货员表示店里自己可以打印生产日期,由顾客选择。

市场有待规范

“目前全国范围正宗西湖龙井的明前茶,占茶叶总销量的5%不到。”包头市中央大道茶叶市场的一位资深茶叶老板向记者介绍。

既然正宗西湖龙井“量少价高”,为何市场却“量多价低”?

该老板向记者揭开了谜底:大多为冒充西湖龙井,其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拿陈茶当新茶,一种是拿其他地方产的龙井当西湖龙井。第二种方法较多。”一般,普通消费者无法尝出真假,并且浙江很多地方产的龙井茶外观上和西湖龙井无太大区别。

同时业内人士分析,茶叶作为特殊商品,季节强,一般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是一级茶叶还是二级茶叶,由于没有明确标注生产日期,茶叶真实的生产日期在清明前还是清明后、谷雨前还是谷雨后,就更分不清楚。

这时,就会有茶商利用切割、替换手段,将往年陈货进行加工冒充“新茶”。因为茶叶比较容易保存,贮存在冷库和冰柜的陈茶在外观、色泽上和新茶相差无几,即使行家也很难分辨。另外,还有些商家会在茶叶销售旺季时,将新茶与陈茶掺杂销售。

同时,由于受生长环境、采摘气候、制作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茶叶的质量有所差别,价格也很难确定。然而,茶叶的行业标准又多为推荐性标准,品茶也只是根据经验来判定,所以茶叶好坏的评判与定价也存在一定问题。“茶叶价格属于市场定价,如果觉得价格定得高,你可以选择不买,但是不能说它违法。”一位茶商老板说。

选购新茶须留心

看来茶叶市场中门道还不少,对于一般人来说,新茶旧茶确实很难辨别。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快速识别茶叶的“新颜旧貌”呢?

对此,有专家给消费者支招:辨别是否为新茶,需从色、香、味三方面来看。首先从外观上看,新茶外观新鲜油润,青气重,色泽较碧绿,茶褐素少,条索匀称。陈茶外观灰暗干枯无光,茶褐素增多,条索则杂乱。新绿茶呈嫩绿或翠绿,表面有光泽,而陈绿茶灰黄、色泽灰暗、枯灰无光。新红茶色泽油润或乌润,陈红茶则色泽灰褐或灰暗。从冲泡后的色泽和香味上,新茶经冲泡后,叶芽舒展,汤色清澄,闻之清香扑鼻。而陈茶冲泡后,芽叶萎缩,汤色暗浑(冲泡后色泽发黄),闻之则香气低沉。从茶味上,新茶饮时,舌感淡而爽口。

不过,茶叶也并不是越新越好。太新鲜的茶叶对于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来说,会刺激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加重病情。因此,专家建议,春茶至少要放置一周以上,最好半个月左右,让茶中的有益物质自动氧化后再喝。

同时,专家也建议,有关部门在规范市场时,可以着重在茶叶的包装上进行规范,在市场上销售的茶叶,至少应该注明QS编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消协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厂家、产地、生产日期、QS标志等内容,同时保留好销售凭证,遇到问题及时维权。同时,消费者还应做些功课,了解茶叶相关知识,购买茶叶细心分辨。

如此看来,您如果也有心尝下“春茶”这口鲜,可得长点心啊!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