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万德镇:从小茶叶到大茶业

作者:邵明红 柴洪亮 崔燕 隋继泉 来自:庆阳热线 时间:2014-05-10
分享到:

从一叶之轻的“茶叶”到助推城乡发展的“茶业”,从不产茶到拥有6000余亩茶园,从群众过去靠天吃饭、依靠传统农作物亩均收入不足千元到如今“一亩茶十亩田”,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在从“叶”到“业”的转变中实现了产业兴镇。

自4月28日长清区第三届茶文化节开幕以来,长清区万德镇捷报频传:近万名游客先后来茶园参与采茶、现场观摩炒茶、品茶等活动;马套将军山茶叶种植产业合作社与济南南北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展“周末亲子游”活动;山东立泰山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与黑龙江、河北、安徽及本地茶叶市场达成销售协议。

山地“逼”出致富路

“这里山地多,种粮食收入低,种茶却比种粮食增收好几倍,要让更多农民通过种茶致富,并深度开发乡村采摘游,使之成为万德旅游发展新增长点。”万德镇党委书记亓明如是说。“俺承包的20亩茶园,到了全盛时期。去年收入了20多万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村民兰俊忠这样算。

万德镇位于泰山西北侧,是我市种茶面积最大的乡镇。说起茶叶生财之道,当地有句顺口溜:“一亩茶,十亩田,茶叶罐里能生钱。”茶园到全盛期后,亩产鲜叶约150公斤,按照每公斤120元算,除去土地租金、人工等成本,每亩收益1万多元,是粮食的8-10倍。

单独设立茶叶办公室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引导支持。万德镇是全市唯一专门设茶叶办公室的乡镇,茶叶办专人负责,服务协调茶企对土地流转丈量、茶园规划、绿化、水、电、路等问题,为企业、农户排忧解难。

2012年该镇与农业、财政等部门积极对接协调,争取政策,对茶园统一规划,投资1200万元完善坡里庄、北马套中喷灌设施及高标准农田改造,完善生产路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改变茶农“靠天吃饭”的历史。目前,投资1370万元的南湖玉露茶叶加工车间已完成主体建设。2013年,济南莲心雪芽长清白茶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完成茶园种植园区建设。今年,万德镇将投资500万元,对该茶园白茶基地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该镇“一轴两区”茶园规划格局已具规模,未来两年有望发展到万亩茶园。

5家茶企扎堆来种茶

从茶叶到茶业,万德镇以农民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合作社运作格局已形成。通过建设绿色、生态茶园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该镇带动周边有条件的村种植茶叶,使茶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阳光工程。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该镇引导茶企“把眼光放长远”,规划五年茶产业阶段性发展目标、布局、实施方案等。通过开拓市场、建标准化科技示范茶园、培育茶业龙头企业等措施,逐步实现“五化”(基地环境生态化、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加工清洁化、技术管理标准化、市场销售品牌化)。

经过10多年的推广引导,该镇茶园从1999年的零亩,发展到如今红、绿、白、黄金芽茶共6000多亩,包含7个系列10多个品种。该镇还先后引进立泰山、南湖玉露、莲心雪芽、玉树春、将军山五家龙头企业,成立15家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市“南茶北引”重点实施乡镇,3000多户群众实现茶产业致富。

小特产发展成大品牌

“茶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茶品牌的打造至关重要,质量更不容忽视。”万德镇镇长李盛利在茶企协调会上事先给茶企“打预防针”,“万德镇将从源头抓起,从种植、采茶、加工制作到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建立茶园检测档案,定销售点,让市民只要购买了长清茶,就能追溯到茶叶生产源头。”

万德镇的茶品牌建设成效初显。济南市莲心雪芽长清白茶有限公司茶园被列入济南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立泰山、南湖玉露、玉树春研制的灵岩牌、泉城牌和圣虎山牌长清茶已通过中国QS食品安全质量认证,打响了“长清茶”品牌。长清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济南市“大众放心茶”,茶产业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现代农业的支点。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