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明前茶告别“礼品门”,产销量同比减少30%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中央严控三公等公款消费,高端茶叶等礼品受到影响;提倡节俭,包装简化,茶叶更理性,价格更亲民。
严控三公经费后茶叶回归大众消费市场
“往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购买几公斤明前茶,今年这笔支出取消了,你看现在领导办公室用的还是普通茉莉花茶。”今天(8日)上午,记者在市区某机关采访,该局办公室主任老李告诉记者,现在单位里从各方面控制支出,价格昂贵的明前茶已经从公务采购中消失了。
眼下又到春茶生产加工、交易的旺季,在“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明前茶告别了“礼品门”。在市场和茶青产量减少的双重影响下,我市今年的明前茶市场有点“冷”,茶叶生产消费已经逐步转型回归到大众市场。在武义某茶叶合作社,往年同期繁忙的采茶制茶景象,今年迟迟没有到来。自春茶采摘以来,合作社目前只制作出50多公斤干茶,产量是去年的1/5。
今年我市南部山区茶叶采摘和加工普遍推迟,明前茶价格在1200元一公斤左右。看似价格诱人,但很多茶叶贩销户没有和往年一样,去外地采购。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茶叶经营户老傅直到现在还没有出门,他说,明前茶叶都是走高档礼品销售路线,往年有固定的客源。但去年开始茶叶走起了平民路线:“现在只能盯着市场,不敢盲目进货,怕库存。一旦天气好起来,产量多了茶叶价格自然会下去。现在大众化的茶叶400多元钱一公斤,市场比较容易接受的。 ”
“量少价高”是市场规律,但表面现象不能阻挡金华茶叶的转型步伐。兰溪某茶叶合作社抓住明前茶采摘的有限时间,进行明前茶生产和加工。每天的明前茶加工量只有50公斤左右,是去年的一半。据悉在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明前茶产销量同比减少30%左右,现阶段主要来源地是市区周边的箬阳乡、琅琊镇一带,以及兰溪市和磐安县等地,品种主要为龙井,少部分龙顶。
去年开始我市就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市本级三公经费执行实时监控,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4.4%。今年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5%的目标下,全市和市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0%。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出台,求真务实作风在各地全面推进,让明前茶告别了“礼品门”,原本价格高高在上的茶叶放低身段,走起了平民路线,跟着市场走,跟着大众需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