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万里茶道起点好景色
因茶而起、因茶而兴、因茶而荣的万里茶道,是一条可与古丝绸之路媲美的重要国际商道,目前正日益引人注目。今年9月6日,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将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幕,这是武夷山第一次举办国际盛会。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将以怎样的姿态当好东道主,并通过峰会促进国际交流,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大有文章可做。
4月初,笔者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市下梅村,这是历史上中蒙俄万里茶道的起点。为迎接盛会的举行,这里已启动景区入口停车场、祖师桥到邹氏家祠河两侧廊道等配套设施,镇国庙、邹氏家祠、大夫第等主要景点的修缮改造以及万里茶路雕塑、景隆码头的建设。正在下梅村现场办公的武夷山市市长徐春晖告诉笔者,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的举办,对提升武夷山旅游产业水平,扩大武夷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武夷山市正以峰会举办时间为节点,倒计时推进,不等不靠,超常规不违规,强势推进项目建设。
据了解,今年3月,茶芽新绽之际,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发起的“万里茶道协作体”在京成立,依托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整合多方资源、促进沿线城市间文化、旅游、商贸交流与合作,为这条历史上的世纪动脉增光添彩,是协作体成员的共同目标。
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万里茶道协作体”执行主席郭杰表示,“万里茶道协作体”今后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蒙俄睦邻友好、携手共赢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以茶文化为载体,高效挖掘万里茶道的资源和价值,将这条从创立之初就承载着国际友谊的道路继续向未来延伸和开拓下去;二是全力支持专家学者对万里茶道的考证、梳理和研究工作,将万里茶道在当下的价值予以最大化;三是深入探讨茶文化长期以来对沿线城市带的影响,以茶文化为载体带动城市品位的进一步提升,以茶文化为纽带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资源互补,推动沿线各城市乃至周围区域在国际化舞台上的城市形象营销。
据史料记载,万里茶道是17至19世纪在亚欧大陆兴起的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其在促进当时的国际经济、文化、宗教交流,推动沿线城市带的兴起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可与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相媲美,在中华文明的外交史和商贸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万里茶道的“道”包括道路、文化两方面含义。万里茶道既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万里茶道沿线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业。
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长篇报告文学《茶叶之路》作者邓九刚告诉笔者,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国,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近两万公里。
在资料图片中,笔者看到了在沙漠中行进的驼队,绵长的驼队穿过沙漠和草原,把中国的茶叶运送到蒙古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还看到100年前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驼运社及活跃在张家口的骡马车队的影像。200年前的股份制企业大盛魁商号、中国茶业集团的优秀代表庆恒昌,展现了当时中国企业的强大实力。
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坐落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的武夷山市骏德茶厂,成立于2008年,厂长梁骏德从事茶叶加工审评工作50余载,系金银骏眉首泡制作者,是金玫瑰、金月桂、金小种、小种红袍等产品的首创者。该厂拥有资产3000万元,生产场地3000余平方米,茶叶基地4000亩,拥有精湛的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工艺,且创新能力强,各类制造设备、品茶器皿、检验设施等齐备,生产大量优质正山小种红茶,是优质红茶生产、加工企业。“因为骏德,所以骏眉”这句广告词已深入人心,随着品牌影响力增强,该厂市场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打开。如今,骏德茶厂已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游客可到茶园体验采茶,把自己采的茶制成茶叶带回家。梁骏德希望随着对万里茶道的广泛宣传,有更多游客到武夷山旅游、品茶。
中蒙俄市长峰会的举办已进入倒计时。以茶叶、旅游产业为主的武夷山市正在热议如何依托万里茶道品牌使城市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