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墨鳌角石村:美丽山村飘出万里茶香

作者: 来自:半岛都市报 时间:2014-03-06
分享到:

层峦叠翠千亩园,幽幽茶香飘万里,在山东省即墨市鳌山卫街道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山村,说起这座村庄,也许只有村中的那棵枯萎古槐,才能完整诉说这座600年古村的沧桑。从农业学大寨时的满山红旗,到如今的茶园遍野,这座风景秀丽的山村,凭借着600多亩茶园,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致富路。3月4日,记者专程走访了鳌角石村,去探寻这座旅游特色村的旧貌与新颜。

奇山异石,鳌角石的美丽传说

站在鳌角石村的村口,环目望去,四周山峦起伏,奇石林立,在云雾的笼罩中若隐若现,也为山下这座村庄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说起鳌角石村的由来,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告诉记者 ,原来在村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其形似鳌,只有三条腿,夏天可以足足容纳 50 多人在石地下乘凉 ,鳌角石村因此得名。可惜的是,在文革时期破四旧的浩劫中,这块有着数百年的石头也最终没有幸存下来。

鳌角石村可以说是四面环山,南面的天柱山,北面的姚子山,西面的烟台山,东面的围子山,站在山上,整个村子尽收眼底。山上奇石林立,和尚石、聚宝盆、蛤蟆石、尼姑石……每一块奇石都有一个自己的传说。“相传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所化,他们的婚姻受到男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两人不能在一起,为了表明心志女子毅然出家当尼姑,男子也随后出家当了和尚,然后和尚就面向尼姑方向磕首,乞求女子的原谅。”村主任李云好指着其中的和尚石和尼姑石,向记者讲述了关于这两块石头的美丽传说,而有这样传说的奇石,在鳌角石足有十多个。

茶园飘香,小山村的致富经

提起鳌角石村,也许很多人并不知晓,但若是提起鳌福绿茶,相信很多市民不会陌生。站在村北的姚子山上极目望去,可以看到成片的茶棚覆盖在层层梯田上,不时有村民在进出茶棚劳作。记者了解到,现在鳌角石有两个茶叶合作社,三个茶厂,全村600户村民中有400多户都种植了茶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其中鳌福茶场注册的“鳌福”牌绿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A级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和国家QS标志认证,而鳌角石的600亩茶园也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

“从1998年村子开始种植茶叶,现在村子逐渐实现了茶叶的产销一条龙,并且品牌也越做越大,除了山东省内,还远销北京 、河北。”村主任李云好告诉记者,因为离海较近,气候潮湿,再加上酸性土地和山泉水的滋润,村子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去年鳌角石茶叶的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 ,平均一亩地的纯收入在13000元左右,“茶厂的发展也为村子提高了很多就业岗位,现在村里年轻人很少外出打工,基本都留在村里从事与茶叶相关的工作。”

死而复生,600年古槐成古村“图腾”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村子整齐的房屋中,有一处明显的空地,上面躺着一棵已经干枯已久的槐树,相传这棵槐树从鳌角石村建村之时就存在,到现在已经有 6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年轻的时候这还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夏天我们经常到这里乘凉。”今年73岁的李建生看着躺在地上已经干枯的槐树感慨道,当年人们发现树将要倾倒的时候,还专门拿一块大石头来顶住,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棵老槐树最终还是没有敌过岁月的侵蚀倒下了。

“这棵老槐树死了有二十多年了,很多村民对这棵槐树感情深厚,甚至还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告诉记者 ,从这棵树倒下到现在,从没有村民来动过,甚至还专门留出这一间房子大小的地方给它,以前村里有个小伙子想要来这砍点柴火,结果被家人带回去一顿骂。记者看到,虽然古槐树已经倒下枯萎,但是在槐树的断痕处 ,却已经长出了新枝芽,而这棵600年的古槐树死而复生,也被很多村民当成了好兆头而津津乐道。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