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暨有机茶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

作者: 来自:四川新闻网 时间:2014-12-23
分享到:

12月21日,首届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暨有机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主题是“弘扬茶文化、做强茶产业、共圆中国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新元、原农业部农产品[0.00% 资金 研报]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叶志华、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陈胜昌等12位嘉宾,以及来自全国的数十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主旨演讲、热烈开展对话交流,深入探讨建设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取得了深化交流成果,促进做强川茶产业的预期效果。

“三名三高“ 指引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方向

论坛期间,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恒丰针对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和有机茶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三名三高“的要求。他表示,推进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三名三高“是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王恒丰说,“三名“即名茶、名品、名企; ”三高“为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质量水平、提高服务水平。”要以企业发展为核心,打造一批名茶、名品,还要提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提高营销服务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名茶核心示范区。“王恒丰还就建设名茶核心示范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从区域品牌入手,提高技术标准,做有价值的优质品牌茶叶。“除此之外,他还提到,要加强安全监管,提高茶叶的安全技术标准,着力改变目前茶行业安全标准较为滞后的一系列问题。

打造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 助推川茶走向世界

从古到今,四川都是中国的产茶大省,数据显示,四川省有120多个县(市、区)种植茶叶,截至目前,全省产茶面积已达420.6万亩,茶产量21.9万吨,该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三位。然而,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川茶“走出去”。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四川省社科院在2013年成立“打造中国名茶核心区课题组”,深入雅安、宜宾、广元等基层调查研究,经课题组深入研究,提出将广元、雅安、宜宾、西昌四点相连所形成的菱形范围,包括成都、眉山、乐山、雅安、宜宾、泸州、资阳、内江、南充、巴中、广元、绵阳、德阳、凉山和遂宁等15个市(州)规划为中国名茶核心区;并按区域分为广(元)巴(中)达(县)川茶经济带和雅(安)宜(宾)泸(州)川茶经济带。整合茶叶产业资源,增加茶叶产品高端化和品种多样化,同时注重延长产业链,扩大川茶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川茶产品的体验和认知,来建立并保持互需关系。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考察,由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有机茶联盟重点成员单位联合全国多家投资企业,首批确立在雅安、泸州、成都建设首批中国名茶“三大核心示范区”。在本次论坛上,也正式举行了有机茶产业核心示范区、甜茶产业示范区、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的项目建设签约仪式。从源头对四川茶业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完整产业链,实施中国名茶品牌战略。

打造名茶核心示范区 让世界消费中国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在论坛上发表了《让世界消费中国名茶》的主题演讲,从茶文化、茶产业的角度阐述了打造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的必要性,李后强表示:“川茶发展的基础较好,产量、品种、门类都比较齐全,产业琏比较齐全,但在世界上的销售比例较低,尤其是价值链、附加值低,占有率差,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对于如何才能让世界消费中国茶,李后强表示,需要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来打造我们的名茶走向世界的路径,要从经济性、科学性、借鉴性方面考虑,尤其是要把品质度、知名度、美誉度、收益度联系起来统一研究。”

建设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将发挥示范效应、引领效应,对于依托川茶优势,整合资源,实施名茶品牌战略,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于川茶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有着重大的传播作用。

有机茶践行质量标准 提高茶业附加值

有机茶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等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属于真正纯天然、高质量的放心饮品,是今后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目前有机茶仍属于“小众”消费,人们对其认识程度不高,四川有机茶产业联盟要在四川省引导有机茶叶种植生产,提高人们对有机茶的认识,营造发展有机茶的氛围。

中国名茶核心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打造有机、绿色等放心茶。四川省有机茶联盟主席周述国介绍,未来在打造四川名茶核心示范区方面,将以村、社和种植个人或企业种植茶叶基地为主要目标,以乡、镇、县(市、区)为行政执法监控的茶叶种植基地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茶叶种植不乱施化学农约和化学肥科,以保证茶叶原料安全。同时,促进各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标准化,以各级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为支撑,建立健全茶叶加工体系,防止不法企业造假制假,保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并建立健全茶叶产品营销监管追踪索源体系,杜绝产品质量在销售过程中渗假以次充好的行为。只有把有机茶做好,才能发挥茶产业的高附加值和带动效益。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