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买卖”热袭福建安溪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安溪人的敢拼敢闯,加速了安溪茶叶等相关产业的电子商务向前发展。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
2012年,茶叶电商销售12亿元,居全市第一、全国第三;网购消费2.43亿元,人均花费5268元,居全市第五
夏日里,这边是热火朝天的茶叶网络交易,一份份安溪铁观音通过无形网线,输往全国各地;那边,越来越多的安溪民众“足不出户”网罗五花八门的商品。在山海县城安溪,这样的“网络买卖”如“潮”涌,一浪高过一浪。
2万多家!百业“冲浪”正酣
即使在泉州,企业“触网”浪潮中,安溪茶商也称得上“先驱”。早在2004年,QQ聊天群兴起,本土茶商就从中看到商机,QQ聊天卖茶大热。仅仅一年之后的2005年,安溪茶农开始规模进驻电商领域,在淘宝、易趣开店售茶,尽管更多的是松散农户在做,却带动铁观音网络销售快速发展。
2008年始,八马茶业、华虹茶业、三国饮艺等一二线茶企,大声势介入电子商务领域。2012年初淘宝商城易名天猫,那时,安溪在商城开店的茶企不足300家,目前增至1000多家。此外,茶农、茶商等开设的个人网店,则从2006年的300多家,增至目前的10000多家。
茶业叩开电商大门之后,安溪家居工艺业、传统食品、服装鞋帽、包装印刷、茶配套等各行各业接踵而上。以家居工艺业为例,2007年,尚卿乡李颖斌搭上网销藤铁工艺品首班车。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藤铁工艺企业退守国内,然而彼时内陆销售平台尚是“短腿”,一时间陷入困境。而李颖斌深耕网络,销售不俗。他回忆:“也许是看到了甜头,这以后,藤铁工艺企业瞩目网络销售,如今,藤铁工艺网店遍布淘宝、天猫、京东、拍拍多个电商平台。”
淘宝网数据显示,2012年,安溪已有两万多家网商,这些网店从最初只销售茶叶,到现在带出兼营家居工艺品、传统食品、干货、保健器械等百种业态,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2012年,整个茶叶电销额37亿元,安溪铁观音电子商务销售额12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全国第三。”茶多网络(安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健佐说,这还不包括非茶产品网销额。一直以“杂草”状态疯长的安溪网商,激情“冲浪”,完美逆袭。
然而,与杭州、深圳、成都等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安溪电商盈利率还较低,不到15%盈利。郝健佐认为,电商行业核心技术人才捉襟见肘是主因。
郝健佐说,安溪电子商务协会4月份成立,接下来将逐步建立电商总部,收编5万多网商从业人员,形成聚集作用,依托茶多网电商孵化基地,解决人才短缺之渴,从根本上支持安溪电商行业发展。
2.43亿元!全民网购风劲
当然不止限于卖出,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网购一族由城区扩展到茶乡每个角落。日前,淘宝发布《县域网购发展报告》,展现了全国范围内2006个“你不了解的县”,在各项趣味排行榜中,我县榜上有名。
报告显示,我县去年网购消费2.43亿元,人均花费5268元,其中总花费位居泉州县域第五。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一二线城市还要高。根据统计数字,2012年,县域地区共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7%。平均下来,每个人网购花费近6000元。
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是主要的购物群体,然而,我县网购大军中深藏“高富帅”,男性超出六成,被称为全省“最man”(指“有男人味”)的县。
对此,电商实体会所“淘腾会”俱乐部负责人吴文材认为,作为山区县,多年来安溪与大城市间消费水平差异显著,但如今,网络零售正在消弭这种差异。“网购能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实体店中,仅在一二线城市销售的商品,网店中俯拾即是。”
吴文材说:“网络零售不仅是线下购物的一种替代渠道,而且能刺激消费增长,是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满足,创造了新消费。”在安溪,实体零售商店在品牌、种类上比之大城市尚有差距,积累了大量未得到满足的商品购买需求,网络零售满足了这一需求。
并且,安溪的消费者不必奔波到福州、厦门等大城市购买商品,仅仅通过在线挑选、网上支付和物流快递,就享有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同等待遇和机会,实现了“消费无差别”。
受限于流通体系的相对落后,从网购成交规模和渗透情况来看,目前安溪远落后于晋江、石狮等沿海县市。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县域地区仍然是网络零售的蓝海,随着本土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安溪网络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与沿海差距将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