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销售疲软 茶叶行业现瓶颈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我国的产量世界第一,但产值却不是第一,与长期以来,我国茶叶处于原料茶的供应国相关,茶叶有质量,没有名牌/品牌,营销方式老旧有关,创新营销,进行深加工,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推动茶产业向前迈进。
今年,我国茶叶产量将达195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产8%左右,并且我国茶叶质量也在稳步进步,但稳步发展的途中,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呈现出最显著的两个态势:第一,大宗茶量增价涨,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第二,茶产能过剩突出,卖茶难成为瓶颈。
今年茶叶种植面积依旧大幅度增加,仅贵州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就已达到600万亩,首超云南省,跃居全国第一。由于年初并未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加之各产茶区不断提高茶园管护水平和鲜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得到了保证,使得2013年春茶品质总体好于往年。但受“国八条”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除云南普洱茶和福鼎白茶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外,其他茶类的大宗茶类保持平稳增长,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不同茶类幅度略有区别。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何修武表示,虽然今年春茶受霜冻以及芦山地震影响价格出现波动,但是春茶收购价格仍较往年增幅15%左右,中低端大宗春茶价格与去年持平。
目前行业普遍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各主要产茶省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上依旧鼓励茶叶种植,发展茶园面积。如不能及时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限制茶园面积,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单位面积茶叶经济效益和消费市场培育上来,茶贱伤农情况很有可能发生,进而影响茶叶价格。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通过对北、上、广等主要销区的调查显示,今年入春以来,整个茶叶市场不容乐观,呈现“疲软”的态势,高端礼品茶销售明显下降。截至目前,高档茶叶价格虽然下降,但销量还是较为正常。同时,随着CPI指数攀升,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持续加大,毛茶价格上涨幅度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地区茶农弃采茶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茶农种茶积极性。而国家制定的部分行业标准也制约着我国茶叶批量化,大量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