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农家新村配套农业“产业园”

作者:彭张青 来自:新华网 时间:2011-08-14
分享到:

46岁的山村农民林文革不需出家门,即可在自家新建住宅楼中的“产业园”里加工乌龙茶,等待外地茶商上门收购毛茶。

林文革是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茶农,全家5口人,拥有标准化茶园面积18亩,种植乌龙茶。这名农家汉子去年乔迁的新居是一幢三层半的农家楼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一楼和二楼作为“高山茶产业园”,用来加工及展示毛茶,三楼是居住区。

阳春村是距离大田县城10多公里远的一个偏远山村,也是一个海拔约750米的产茶专业村,全村人口1626人,拥有茶山面积1700多亩。建设中的阳春新村是当地政府实施“造福工程”的一个“示范村”,2009年夏季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80幢农家新楼。新村统一规划、统一建房,入住村民普遍将一楼和二楼开辟为“高山茶产业园”,实现了“安居乐业”。

据大田县农办扶贫股工作人员林永琨介绍,大田县政府将偏远山区的中心村作为“造福工程”新村安置地,重点安置受灾农户、地灾隐患农户及偏远山区农户,同时为新村配套相关的农业“产业园区”,使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林永琨介绍说,造福工程目前涉及吴山乡阳春村、济阳乡济阳村等12个示范点,政府补助569万多元人民币,收益农家536户、2301人。

吴山乡阳春村、和洋村和东浦村、济阳乡济阳村及屏山乡美阳村5个新村示范点均为高山茶专业村,新村统一配套了“茶叶加工集中区”,规划安置222家农户,1119人。落成的农家新村整齐美观、楼房经济实用,环境整洁卫生,茶农均将新居的一楼和二楼开辟为“高山茶产业园”,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33岁的林文泉进入“茶行”仅有3年时间,今年乔迁吴山乡阳春新村,全家拥有标准化茶山面积10亩,可年产春、暑、秋三季乌龙茶1000多公斤,纯收入近10万元。记者探访了林文泉新居的“高山茶产业园”,看到一楼依序摆放着茶叶杀青机、束包球茶机、球茶整形机、松包筛沫多用机和球茶烘干机,二楼叠层放置着众多晾晒茶青的竹筛,房间里摆放了一台用来恒温制茶的立式空调。

“挂点”阳春新村的吴山乡干部严建家介绍说,新村建设前,村里没有茶叶集中加工区,茶产业缺乏规模,部分村民闲时喝酒闹事,风气不好;新村建起后,阳春茶产业因聚而旺,村民忙时种制茶,闲时论茶、评茶,切磋技术、交流信息。茶,成了新村的生活主题。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