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扶持农民做活“茶文章”
作者:陈晓岚 来自:贵州日报 时间:2006-03-27
近期,印江自治县永义、杉树、洋溪等10多个乡镇的山坡上处处涌动着忙碌的身影,当地农民正在翻土种茶。县茶办主任介绍,实施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后,印江茶叶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茶叶销路好,价格成倍增长,加上农民种茶可以享受退耕还林(茶)补助和贷款贴息优惠政策扶持,群众种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为加快梵净山茶叶特色产业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提出“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发展之路,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发展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支持县内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农民按照退耕还林要求发展茶叶产业可享受退耕还林(茶)补助,采取县信用联社小额信贷政府贴息,积极扶持茶产业发展,对积极参加各种茶事活动的企业给予奖励,政府给予补助贴息支持新办企业。据了解,茶农每年仅享受退耕还林补助和贷款贴息就达390万元。
优惠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各界人士发展茶业的积极性。印江纸厂下岗职工王明强投入30万元承包桅杆村760亩幼龄茶园;县城个体户覃印莲承包大竹等村茶园300亩。尝到了甜头的茶农生产积极性高涨。尖丰村黄文学家于2003年春定植90亩,去年又贷款定植19亩。木黄镇李家沟村张金学承包300亩,缠溪打杵动柳海峰承包周家坳荒芜茶园300亩。在浙江打工的合水农民田如庆回家租地种植300亩。如今,该县已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16家,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9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200亩。茶区农民闲散劳力为企业劳务、采青费达280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增加85元。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