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采

作者: 来自:黄山晨刊 时间:2006-03-24
分享到:

    3月22日上午,歙县深渡镇定潭村繁忙异常,村子四周一排排整齐划一大蘑菇般的茶园里到处是“赶头茬”的采茶人。在三月春光沐浴下,茶棵已经绽放新蕊,大的有一指长,而茶叶片像“笔芯”般抱成一团,尚未分岔,正是制作黄山毛峰的上品。

  村子里茶香芬芳四溢,定潭村委会主任汪春生正在自家的加工厂里制茶,整齐划一占地百余平方米的厂房内堆着一小堆刚收购来的鲜茶叶,碧绿的嫩叶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他介绍说,现在开采的这些鲜茶,是村子前几年引进种植的优良品种浙农139,比别的品种的采摘期要提前十天左右,“茶叶的制作和销售讲白了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谁能赶早把新茶推向市场,谁就是赢家。”汪春生说,比起去年4月初才开采,今年可足足提前了10天,这对茶农来说就是效益。

  深渡镇农业站农技人员介绍说,定潭村能比其他村子早上几天开始采茶,得益于名种的引进。近几年来,该村引进浙农139无性系茶苗百万株,是根据该村自然条件和名优茶生产加工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做出的选择。浙农139,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种有发芽早、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适宜推广的无性系茶苗名种。

  由于采摘早,茶叶价格也不菲,每担都在万元以上。正在采茶的张祥娟告诉记者说:“我家的油菜地今年全部改种了茶棵苗,待茶园成林后每亩可净增收2000元。”

  据定潭村负责人介绍,该村总人口只有千余人,拥有茶园1500亩,成立了自己的茶叶协会,拥有茶机70余套,茶叶精制加工厂20家,已具备200吨生叶生产加工能力;建有11个保鲜库,19个对外销售服务窗口;每到茶季,派出收购鲜叶的队伍达百余人,加工生产的名优茶更是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