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富民”让乌土村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乌土村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蓝田乡西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6公里,人口1800多人。原先的乌土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农民收入低,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04年,被安溪县县委、县政府定为经济欠发达村。然而,这两年来的变化着实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说起这一切,村民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了茶叶富民这条路走得对啊。
安溪县蓝田乡乌土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做好茶文章,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据村主任助理吴凯敏介绍:“到乌土村任职以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转化措施。首先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铺设了4.8公里的进村公路;其次,增强农民科学致富的本领,积极调整茶产业结构;第三,引导和培育一批素质好的茶农到茶都、广州、广西等地开发茶叶专营店,抓好茶叶品牌宣传,拓展茶叶销售渠道。”
乌土村平均海拔850米,全村共有茶园1000多亩,但大多数茶园种的是色种茶,不但经济效益低下,而且茶叶的销路并不好,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研究讲究,决定拿出一部分帮扶资金,鼓励村民改种经济效益较好的铁观音等。村民颜江发自家拥有茶园2亩多,这两年来积极响应村里号召,目前自家的茶园已全部改植种上了铁观音,经济收入一下子提高不少。颜江发说:“我们这些茶园原是色种茶,经过前两年村里提出种观音效益较好;每亩补助茶苗款,我们就重新改种铁观音,这两年观音茶的效益很好,一斤茶的价格是原来色种茶的十几倍。”
如今,全村已改植换种铁观音茶园500多亩,村民改造低产茶园的热情日益高涨。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有了好茶青,要想出好茶,还得需要有一副好手艺,据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顺清介绍:“我们先后组织茶农100多人次到祥华、感德去学习先进制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同时,积极引导茶农改造低产茶园50多亩,增加农民收入。”
村民颜火成制茶已经有19年了,每年出产茶叶近3000斤,近几年,通过村里组织出去学习人家的先进制茶技术,自己再用心研究,制茶技术提高了不少,还获得县里“制茶能手”称号。颜火成告诉笔者:“以前我们做这个铁观音茶根本没有什么技术,自从村里这些干部带我们去感德取经,我一共去了三趟,回来就精心钻研,一批的茶叶做出来比一批好,特别是这几年来以前的茶叶一斤价格是几十块,这几年来的平均价格基本上是几百块,最高的还卖到一千多块,如果没有村里面的干部给我们带路去向人家取经,就没有我的今天。”
村民颜炳枝前些年靠出外打工过日子,这几年看到家乡茶叶生产红火,就回家搞起了茶叶加工,这不,通过村里组织的几次培训,如今已熟练掌握空调制茶技术,经济收入也一下子多了起来。颜炳枝介绍:“自然我村组织茶叶到感德学习空调制茶技术,我村原来没有空调茶也不懂什么叫空调茶,通过学习后,掌握到(空调制茶)技术,茶叶质量、价格都提高了,从原来的一斤几十块到现在是每斤三、四百元。”
为了改变村民单一的农业收入,村党支部还积极鼓励村里素质较好的村民到外面去经销茶叶,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全村在广州、广西、茶都等地开设茶叶专营店20多家。
颜金辉前两年来到茶都开了间店面,称作源崇美茶店,跟在家乡时的收入相比,那是好了许多。说起当初为什么来茶都经营,颜金辉自有他的一翻想法。“我们家乡有很多人出来,后来村里的干部一直引导我们这些有经商能力的,鼓励我们出来外面发展,村里大力支持我们。可以说,我们这些人出来以后,可以带动家乡茶叶的销路,增加我们个人的收入,使我们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比较大。”
天山茶店的颜火树来茶都开店也有两、三年了,自家也加工一些茶叶,说起收入,那可是比在村里强多了。“我们村有很多人到广州去做茶叶生意,我们看这个茶叶生意也可以做,村里面也引导一下,支持我们到外面出来做茶叶生意,我们自己加工一些茶叶也可以有直接销路。”
俗话说品牌就是效益,因此村里在鼓励村民外出经商开设茶叶专营店的同时,还引导村民树立品牌意识,目前该村已涌现出“朝天岩”、“品师傅”等茶叶知名品牌。据朝天岩茶业公司经理张宗武介绍:“朝天岩茗茶铁观音自从参加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茗茶大赛,荣获观音茶王称号之后,我们每年的销售量比原来增加了两倍多。2004年我们建设厂房时,村里在征地、施工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使厂房在一年内就投入使用,使我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04年12月,村民期盼已久的进村水泥路全线贯通了,这条投资180万元,长4.8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一举告别了乌土村道路泥泞的历史,为乌土村迈上小康路翻上了新的一页。村民颜文金一家空闲时间靠加工竹器增收加入,自从通了水泥路,颜文金打心眼里高兴。“从乌土这条水泥路铺通以后,我原是制茶后空闲时间加工竹器,竹器原来要挑到圩里去卖,现在水泥路通以后,外面的客商引到我们这边来收购竹器,减轻了自己挑去圩里卖的负担,大有好处,自己感到很满意。”村主任说:“我们这条进村公路通过群众捐资和上级政府的扶持。2004年10月全线贯通,这条路对我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像我村的传统工艺毛竹加工,原来加工好的产品,要挑到外乡去卖,来回要一天的时间,现在交通方便面,路通了,外地的客商主动到我村来收购。”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村里还装上了25盏环村路灯,夜晚的乌土村变亮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提高乌土村的教育质量。村党支部通过牵线搭桥,乌土村小学与县沼涛实验小学开展了“结对子”、“手牵手”等一系列活动,对于偏僻的山区小学来说无异于多了一条联系、沟通外界的通道。
据乌土村小学校长颜秀全介绍:“结对子以后,我们在教学的硬件设施方面得到了沼涛实小很大的支持。比如这一次,他们赠送我们打字机、彩电、还有电子琴,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办学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面,我们由于得到沼涛实小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教师、教学方法还有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我们促进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面,我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大大的提高,去年被全乡评为教学先进单位。”
乌土村的显著变化只是安溪县经济欠发达村整顿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成功例子,乌土村能够有今天的变化,蓝田乡党委书记谢升平说出了心里话:“乌土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靠的是第一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彻底改变了乌土村行路难的问题;第二是村两委成员团结奋斗,特别是两位挂职干部认真工作;第三是村里面找到了一条发展经济品牌路子,就是做好茶文章,所以这几年茶叶在我乡是做得比较好的。”
是的,正是有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了村两委一班人的团结协作,有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勤劳奋斗,乌土村才迎来了今天可喜的变化,我们相信,明日的乌土村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刘华东 陈全守 吴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