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茶叶能否迈过这道坎
“欧盟最近宣布实施的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对武义的茶叶生产和出口肯定会造成冲击,尽管目前这一影响还不明显,但足以引起我们武义茶叶行业的重视。”昨天上午,武义县茶叶站站长、武义县茶叶协会秘书长郑旭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担忧。
欧盟出台新标准
今年5月,欧盟发布了有关通报,将茶叶中的农药硫丹最大残留限量,由现行的30mg/kg改为0.01mg/kg,即允许残留限量标准比现行标准降低3000倍。通报生效日期为2005年8月1日,宽限期至2006年8月1日。同时,日本也将从明年5月起扩大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限制,限制范围由目前的83种增加到140多种,并全部按“一律标准”(限量为0.01ppm)执行,这将大大增加茶叶农残被检出的概率。
武义茶叶遇到“坎”
欧盟针对茶叶农药残留的新标准一经宣布,8月份我省出口欧盟的茶叶数量应声而落。据杭州海关统计,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2%。作为我省产茶大县的武义,也同样面临这道“坎”。
据武义县茶叶站统计,该县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其中有机茶面积1.8万亩,年产茶叶6800吨,出口4500余吨,其中出口欧盟 850 吨。尽管武义茶叶对欧盟的出口量占总数不到两成,但对于正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的武义茶叶行业来说,此次欧盟新标准的执行无疑也是一大障碍。
从容应对“贸易壁垒”
“欧盟此次出台的新标准过高、过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贸易壁垒’。”多年来负责有机茶基地管理和外贸出口的武义更香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健认为,欧盟新标准对武义有机茶影响不大,尤其是一些与国际标准接轨较早的茶叶生产企业。他所在的公司近年来以欧盟、美、韩等为主要市场,从目前情况看,影响并不明显。
“尽管如此,但还是有很多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徐健说,目前,包括武义在内的全省茶叶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要从容应对各种贸易壁垒,茶叶行业必须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在全面了解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加强茶园源头管理和生产流程中的卫生、质量控制,提高附加值,增强本地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植保专家来支招
欧盟新标准的出台同样引起了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8月30日,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带着专家在武义县召开了全省茶树植保工作会议。我国茶叶界权威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宗懋谈到有关对策时说,首先,要在出口欧盟的茶叶基地停止使用硫丹。硫丹属于有机氯类杀虫剂,停用后,在茶树、土壤中仍有残留,可能对下季茶叶产生影响。当虫害发生严重时,可用目前欧盟对农残要求较宽的农药品种替代,如联苯菊酯(天王星)、溴氰菊酯(敌杀死)等。其次,要大力推广茶树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提倡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进行害虫的生态调控,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改善茶园内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作用,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另据了解,针对欧盟新标准试行后出现的新情况,我省将于10月份左右,在武义再次召开有关研讨会,寻求应对良策。
相关链接
硫丹是一种具有杀螨作用的有机氯类广谱杀虫剂,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硫丹在我省茶园中应用较广,茶叶中硫丹的实际残留量一般为2mg/kg左右。国际上对硫丹在茶叶中的农残标准规定都较宽,日本、澳大利亚为30mg/kg,美国和印度为24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