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描绘茶叶产业发展蓝图实现茶叶链总产值超十亿

作者: 来自:浙江日报 时间:2005-08-19
分享到:
    为努力实现淳安茶业的再次创业,推进茶产业再上新台阶,淳安县政府对淳安茶叶“十一五”(2006~2010年)的产业发展作了详尽地规划。以产业化经营为思路,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淳安生态优势和茶业特色,以茶产业安全、高效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良种、标准、品牌工程,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建设,延伸茶叶产业内涵,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益,尽快实现淳安县由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的转变。2006~2010年,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至2010年实现茶叶生产4360吨,生产产值5亿元。全部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并建设10个茶叶重点生产乡镇和100个茶叶生产示范村;积极通过引进、扶持等手段,至2010年建设12家从事茶叶深加工、茶饮料、精制加工、外贸出口等企业,实现茶叶产业链总产值10亿元。全县茶园面积达15万亩,其中优高茶面积12万亩。每年新发展良种茶园6000亩,5年累计发展3万亩,全县良种茶园实现7.5万亩,良种覆盖率5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淳安县将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以提高茶园基础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各地特点和生产实际,科学规划。有目的地选择适栽品种和适宜地块,建立高标准生产茶园,扩大良种茶园面积,每年新发展6000亩以上;适应消费市场形势变化,积极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的认证,从源头保证茶叶产品的安全、优质。推行标准,提高技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转变茶农、生产者观念,积极提倡和鼓励茶农走互助合作之路,成立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县地方标准为蓝本,加大宣传、贯彻、执行力度,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促进标准化生产在全县的实施;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为契机,积极实施无公害名茶加工厂的改造,改善茶叶加工环境,规范茶叶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多元开发,提升产业。以千岛玉叶茶生产为主,加大千岛湖银针茶的生产,适时生产鸠坑毛尖、毛峰、睦州云雾等名茶。为适应今后发展趋势,还将进行适合机采名茶的开发探索,以求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规范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积极加强与在杭“国”字号茶叶科研部门的联系,进行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合作,提升科技含量。挖深文化,做强品牌。整合全县现有品牌,集中力量打响千岛玉叶品牌。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等措施,将其打造成为淳安茶叶品牌的“金名片”。充分挖掘全县的鸠坑茶文化,增强千岛湖茶的文化内涵,积极走茶产品、茶文化、茶旅游结合之路。政府加强引导,联合中介组织、各茶叶企业的力量,在共同打响全县共享品牌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自主品牌的经营,全面提高千岛湖茶的知名度、美誉度。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