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茶商不看好 消费者少有人知情 济南不认有机茶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有机茶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报道。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后了解到,目前山东省适合种植有机茶的地域极其有限,所以本地产的有机茶非常少;而产自省外的有机茶可信度也有待进一步查证。
本地有机茶少人识
据悉,无公害茶标准是对茶叶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绿色食品茶分为A级和AA级两种,该类茶的标准要高于无公害茶,而要求最高的就是有机茶。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了我市惟一一个无公害茶生产基地——位于长清区灵岩寺风景区内的灵岩茶场。由于茶树大部分尚未进入采摘期,该种植基地年产茶叶仅1吨左右。据了解,这里炒制的灵岩绿茶,已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据专家介绍,有机茶园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旁边不能有公路、工厂、生活区及传统农业区,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和杀虫剂,只能依靠生物和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
据专家介绍,除了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外,有机茶对于炒制和运输过程的规定也极其严格,不允许人工接触茶叶,更不允许茶叶落地。
灵岩茶场负责人说,目前山东界内能达到绿色食品茶种植标准的地面不多。在济南市,由于绝大部分种植用地此前已被开垦种植农作物,均有不同程度农药残留,因而几乎没有适合有机茶的种植土地。
外地有机茶受冷落
今天下午,记者还走访了济南市几大茶业市场。但这些茶叶市场内,几乎没有出售有机茶的招牌。在一家销售“无公害”茶叶的店铺,老板竟然表示:“我们的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不是一回事,有机茶自身的概念很模糊,好像国家也没有相关规定。”
同这位茶叶经销商一样,记者发现,许多代理商、经销商并不看好有机茶的前景。一位茶商甚至认为,茶叶打上有机茶的旗号让人觉得有炒作之嫌。
与商家的怀疑态度相比,消费者对有机茶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在随机的采访中,几位消费者均表示从未听说过“有机茶”的说法。
在一家出售有机茶的茶店内,记者看到了外观与普通龙井没有什么差别的有机茶,店主华先生也证实:“这种茶叶卖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主要是消费者缺乏了解。”华先生向记者出示了有机茶的认证标志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书。
根据认证标志,记者查询了国家农业部的相关网站后发现,国家确实有一整套有机茶的验证程序、认证机构和有机茶标准。而有机茶认证的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第二年及以后每年必须重新申请、检查和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