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中检出小虫泥块 南京市场半数茶叶有问题

作者:许晓东 金震寰 来自:扬子晚报 时间:2005-06-09
分享到:

    目前正是各类茶叶旺销的时节,近日,省工商局对南京、无锡、常州部分茶叶卖场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委托质检机构对抽样的茶叶商品进行检验,昨天公布的有关情况不容乐观。

  工商部门本次共在三地茶叶市场、商场茶叶柜台抽样检验茶叶样品60个,品种主要有龙井、碧螺春、毛尖、雪芽、毛峰等,产地涉及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检测结果显示,被检的60个茶样中,不合格的商品有18个,合格率为70%。不合格的项目包括茶叶水分、灰分、铅含量超标,以及感官指标、标签内容不符合标准等。其中在南京市场抽检的20个茶样中,合格率仅为55%,有2个茶样甚至检出小虫、泥块等,明显不符合茶叶品质基本要求。

  据了解,茶叶的感官指标包括茶叶基本品质要求及茶叶的外形、内质两大部分。茶叶基本品质要求指茶叶应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而引起茶叶外形、内质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主要是水分超标、低等级茶冒充高等级茶。

  提醒:绿茶并非越绿越好

  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张定说,“清汤绿叶”本来是评判绿茶质量等级的标准之一,绿茶加工过程中,如果鲜叶处理及时,杀青、摊凉等工艺处理得当,是可以达到正常的绿色的。而且,从茶文化角度说,冲泡前欣赏干茶好看的绿色也是赏茶、品茶过程的一部分。可惜,人们对茶叶外观的这一偏好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前几年就有人用食用色素给茶叶染色,现在竟然用工业原料着色!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公司汤泉总经理说,优质绿茶的干茶的确是翠绿或墨绿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越绿就越好。现在有些茶商为迎合消费者,想尽办法使茶叶变绿,这就走上了歧途,例如以苍绿为特色的太平猴魁现在也渐渐过渡成翠绿色了,但口味其实没什么变化。而江苏人比较喜爱的碧螺春最优等的是清明前采摘的,此时的嫩叶未完全长开,叶绿素含量还不多,鲜叶呈嫩黄色,即使炒制后也不是很绿。市场上有人用竹叶青冒充龙井屡屡得手,事实上优质龙井茶是糙米色,并非绿色。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