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农药残留这道坎

作者: 来自:四川日报 时间:2005-05-06
分享到:

    “目前,全省已有1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占地1200多万亩,其中蔬菜基地5个,水果和茶叶基地各3个。21个市、州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18个,而成都、乐山、攀枝花、泸州4个中心不仅通过省技监局认证,还可以对外服务,县级也已有80多个监测站。以省药检所为龙头,地方监测站为纽带的检测体系在我省已经形成。”4月13日,省药检所副所长陈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消费绿色产品,老百姓的企盼,政府责无旁贷。源头上,国家法律法规严格禁止使用高浓高残农药,确立了七批合理使用农药的国家标准;加强农药监控体系建设,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起到示范作用。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监管,测定农产品上农药残留量,提高无公害蔬菜的价格,优质优价,营造长效机制,让农民尝到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甜头。省药检所数据表明,到2003年,该所已有7000多个农药残留检测样品,检出的农残超标率在逐年下降。

  尽管如此,放在国际范围考量,我国在标准制定和执行上还有一定差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近40年已制定8000个左右国际食品标准,185种农药评价,3274个农药的最大残留水平(MRL)。而我国对农药的监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一些高残留药品的禁用也较晚。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不仅高于我国,并根据国际贸易状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壁垒虽有所降低,但“绿色壁垒”却越来越高。当前,我省虽有部分农产品已按国际标准或欧盟标准组织生产,并且打入国际市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规模和品种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王丹 本报记者张学文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