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茶王”桂冠戴在陈锡卿头上
中新社台北五月二十七日电 题
中新社记者 耿军 许晓青
第二届台湾优质茶竞赛结果揭晓,台东县鹿野乡茶农陈锡卿产制的清香型乌龙茶因具有天然香气、滋味甘醇滑润,在近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勇夺总冠军。
本社记者几经周折,采访了“茶王”陈锡卿。
今年四十四岁的“茶王”,毫不掩饰获奖的喜悦:“从昨天下午起,我的移动电话就不断。县长、县议长都到家里来祝贺我,乡亲们放起长串鞭炮,还 今日焦点:
要为我送匾呢。”陈锡卿的妻子胡淑青高兴地说:“亲朋好友都称他茶博士、茶状元。一年难得看他笑一次,这两天他笑的真好。”
台湾优质茶竞赛始于去年,获得冠军的茶叶被称之为“冠军茶”,其包装上将印“台湾第一好茶”。台湾“农委会”为“冠军茶”举行竞拍会,去年的“冠军茶”被仁茗茶董事长李胜治以四十六万元台币的最高价得标。
今年的竞赛分为条型包种茶、熟香型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三组,共计九十五名各地竞赛中的高手茶农角逐参赛,条型包种茶的特色是花香;熟香型乌龙茶的特色是喉韵;清香型乌龙茶的特色则是甘醇。目前台湾清香型乌龙茶的产量最大,消费人数最多。七名身着白袍、经验丰富的评审委员,对参赛茶样的外观、汤色及香味一一评鉴后,分别选出三组冠军,再从各组冠军中选出总冠军。陈锡卿赢得了清香型乌龙茶组冠军,并一举夺得总冠军,赢得“台湾第一好茶”的殊荣和“茶王”的桂冠。专家评价,陈锡卿产制的清香型乌龙茶具有天然茶叶香气、滋味甘醇滑润等特色。
陈锡卿谦称,能得总冠军也要有运气,“种茶看天气,天气不好,一定会影响茶的品质。”
陈锡卿是种茶人家第二代。记者问他从父亲那里学到哪些技术,他回答:“父亲种的是阿萨姆红茶,我对此并不内行。我种的是金萱及清心乌龙。只要少用化肥,勤除草,加上天公作美,就能种得出好茶。我在有机肥料中还掺入一些豆粉以增加营养。我已经获过三十五个茶叶评比的冠军了。”
台东县茶园面积仅有六百公顷,年产量四百零三吨,远低于南投县的八千二百六十公顷与嘉义的二千二百九十公顷,台东茶农此次夺冠,令许多茶商意外。谈及此,陈锡卿说:“我获冠军说明茶的好坏不完全在于茶区的海拔高度,福鹿茶区虽然低海拔,但是拥有温差大和无污染的先天条件。”
陈锡卿的看法与“农委会”茶叶改良场主任杨盛勋不谋而合。杨盛勋认为,此次竞赛的冠、亚、季军来自不同茶区,证明台湾无论东、西、南、北都能种出好茶。
六月一日,“行政院”院长谢长廷将亲自主持竞拍,陈锡卿的“冠军茶”由三万元台币起价。记者问“茶王”有多少斤茶可供竞拍,他回答:“送赛的茶叶有二十二斤,评审时用去一些,还剩二十一斤。”他还告诉记者:“我共种有三公顷茶园,这次获奖的茶叶,是在中央山脉海拔九百五十米的茶园采摘的。今年四月底,我还参加过花东地区的竞赛,有二十二斤茶叶获得了特等奖。”
人们正等待陈锡卿的“冠军茶”能竞拍出五十万元的新高价。但陈锡卿却对记者说:“能够喝到我种的好茶的人越多,我的成就感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