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嫩叶做出大产业
作者:谷朝明 刘延珉 来自:半岛都市报 时间:2005-05-13
5月12日,在酽酽茶香中,第二届青岛崂山茶节在崂山区王哥庄开幕。经过40多年的发展,崂山茶的种植面积已增长到1万亩,年产茶叶400多吨,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成为崂山的又一项支柱产业。市委常委、崂山区区委书记李增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论业,崂山区区长王为达等参加了开幕式。
“我就是冲着有‘江北第一茶’之称的崂山绿茶来的”,北京游客李先生是老茶客,在青岛半岛春茶业有限公司的参展摊位前,他品着“半岛春”绿茶赞不绝口。
尽管王哥庄较为偏远,但“茶香不怕巷子深”,茶节首日就引得两万余人来参会。“半岛春”、“晓阳春”、“万里江”等岛城50余家崂山绿茶生产厂商借此商机,推介各自品牌产品。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还决定,在王哥庄“崂山茶苑”挂牌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崂山研究中心。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嫩叶。”崂山区副区长于惠霞对记者说,崂山茶是1959年从浙江引进的,当时只种植了0.2亩。从南茶北引栽培实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崂山茶生产达到兴盛时期,崂山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崂山茶业的文件和政策。目前,崂山茶的种植面积已增长到了1万亩,年产茶叶400多吨,年产值更是达到了8000多万元。仅王哥庄茶园面积就超过5000亩,年收入4000多万元。小小的嫩叶被茶农欣喜地比作“绿色银行”。茶节为茶商和茶农提供了交易大平台,茶香中,一笔笔业务订单顺利成交。据统计,开幕式首日茶叶交易额达200余万元。
崂山是一个自然的整体,资源的整体,文化的整体。崂山茶与崂山水、崂山的气候和崂山的资源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与去年茶节不同,今年茶节还着重推出系列“茶乡人家休闲游”活动。副区长于惠霞说,崂山茶节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崂山茶的销售市场,打造崂山茶的知名品牌,同时通过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内容,使品崂山茶,看茶园风光成为了崂山旅游中新的旅游亮点。 文/图 本报记者 谷朝明 刘延珉
“我就是冲着有‘江北第一茶’之称的崂山绿茶来的”,北京游客李先生是老茶客,在青岛半岛春茶业有限公司的参展摊位前,他品着“半岛春”绿茶赞不绝口。
尽管王哥庄较为偏远,但“茶香不怕巷子深”,茶节首日就引得两万余人来参会。“半岛春”、“晓阳春”、“万里江”等岛城50余家崂山绿茶生产厂商借此商机,推介各自品牌产品。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还决定,在王哥庄“崂山茶苑”挂牌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崂山研究中心。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嫩叶。”崂山区副区长于惠霞对记者说,崂山茶是1959年从浙江引进的,当时只种植了0.2亩。从南茶北引栽培实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崂山茶生产达到兴盛时期,崂山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崂山茶业的文件和政策。目前,崂山茶的种植面积已增长到了1万亩,年产茶叶400多吨,年产值更是达到了8000多万元。仅王哥庄茶园面积就超过5000亩,年收入4000多万元。小小的嫩叶被茶农欣喜地比作“绿色银行”。茶节为茶商和茶农提供了交易大平台,茶香中,一笔笔业务订单顺利成交。据统计,开幕式首日茶叶交易额达200余万元。
崂山是一个自然的整体,资源的整体,文化的整体。崂山茶与崂山水、崂山的气候和崂山的资源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与去年茶节不同,今年茶节还着重推出系列“茶乡人家休闲游”活动。副区长于惠霞说,崂山茶节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崂山茶的销售市场,打造崂山茶的知名品牌,同时通过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内容,使品崂山茶,看茶园风光成为了崂山旅游中新的旅游亮点。 文/图 本报记者 谷朝明 刘延珉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