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区径山2600亩茶园也有“医保”

作者: 来自: 时间:2005-02-08
分享到:
    近日,径山镇小古城村蔡惠民的茶园,中间一块被虫吃掉了3分,按照协议他从植保员那儿获得了50元赔偿金。也是最近,该村200亩“金钟山”茶山(包括一茶厂)招标承包,结果承包金从以前的8.5万元飚升到20.6万元。
    两件看似不搭介的事情,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把它们联在一起的是一种特殊“医保”:茶园“四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农药、统一农药喷施、统一间隔采摘。参加这样的“医保”,每亩茶园每年缴纳45元费用,茶园的病虫害就用不着操心了。茶农与负责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员签订协议,茶园发生虫害、药害,茶农还可以获得赔偿。由于实行了“四统一”,茶叶(青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茶厂不但乐于收购,而且收购价格也高于市场价,种茶收益提高了,也把茶园的承包价抬高了。
    该村吴一组的村民应明虎承包了15亩茶园,他告诉记者,前几年他自己背药箱治虫,结果卖青叶成了难题。“头茬好几千斤茶叶,这里卖不掉,那里也卖不掉,小茶厂把价格压得很低,大茶厂不放心‘农残’还不收。”“本来一年可以采4茬,价格最低跌到了一角八,后来就不采了。”参加“医保”后,茶厂对茶青叶实行保护价收购,价格高出周边地区很多,安吉等外地茶商也曾出高价收购,但最终还是没成气候。
    村里对这种特殊的“医保”也实行保护,每亩茶园补贴5块钱,用于喷药机器的购买和维修。镇里径山茶协会还把杭州市茶科所的朱俊青教授请来当植保专家,进行虫情预测,指导植保员和种茶大户科学治虫。“每年村里都要开动员会,协调茶农与茶厂之间的利益关系。”村委主任林国荣说,“村委实际上承担了协会的功能。”搞“医保”让村委、茶农、茶厂实现了“三赢”,茶农不用说,茶厂生产的蒸青茶主要供出口,“四统一”使茶叶成了无公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见涨,企业在对村里的建设、支持上,手也松了不少。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