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发现第一株千年古茶“方山露芽”

作者: 来自:福州日报 时间:2005-01-06
分享到:
    园林在线1月4日消息:昨天上午,记者在福建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詹梓金的指点下,前往长乐市泮野村采访,了解到找到千年古茶树“方山露芽”前前后后的一连串故事。
    “方山露芽”就在长乐
    去年春,本报以《千年贡茶“方山露芽”产地原在福州》为题,介绍了曾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精品名茶评比会上荣获“小红袍”茶金奖的福州长乐人林建志。他说,经多方考证:失传了千年的贡茶“方山露芽”的故乡,就在福州长乐航城镇泮野村。
    “方山露芽”是福建最早的贡茶。被称作“茶圣”的唐代陆羽,在他所著的世界第一本茶学著作《茶经》中记载:“岭南,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往往得之,其味甚佳”。《唐国史补》、《新唐书·地理志》等史书也记载:唐时贡茶地区计有十六郡,长乐郡所贡为方山露芽茶,产于长乐郡闽县方山寺庙。自唐始,历代帝王皆喜好“方山露芽”,但数宋徽宗最爱此茶,曾吟诗颂扬“方山露芽”。
    林建志的考证,得到了国内茶学界的认同。去年7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在北京举办了“开发方山露芽研讨会”,北京和福州的茶学专家准备联手开发“方山露芽”,中国农科院茶科所派出技术顾问。
    林建志一心想找到一株方山露芽古茶树,但走遍福州周边近千座大大小小的山,也没找到一株方山露芽古茶树。他只好根据五代十国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所载“方山之露芽,片大极硬,须汤浸之,方可碾……”的特性,在与中国农科院专家研讨之后,决定用明朝遗留下来的茶树进行方山露芽嫁接和培植。
    前些时候,林建志筹款在老家泮野村后的方山找地建“方山露芽”茶科所。那天,他走累了就席地而坐,发现大批蚂蚁来回穿梭,出于好奇,他尾随蚂蚁来到方山深处,在蚁窝旁发现了一棵茶树的枝条(如左图),上面还长着百多片叶子,而且叶子片大且硬,联系到这里是方山露芽的故乡,林建志惊喜:这就是方山露芽!
    福州发现最早的古茶树
    林建志立即将茶树拍了照片寄往北京。北京茶学专家认为:这株古茶树年岁极大,约有千年,结合方山露芽产地和叶片特性,认为就是方山露芽古茶树。他们急电福州,要求千方百计保护好。
    前几天,著名茶学家詹梓金教授和省农业厅部分专家来到长乐泮野村,细细察看了这株古茶树。詹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保留的仅仅是这棵古茶树根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估计在过去开荒造田时被挖掉了。从这点看,这棵古茶树原来的根是极大的,这是福州目前发现最早的古茶树。 方山露芽苗已育十几株
    唐代李群玉曾留诗:“白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顾渚也是当时名茶,产自浙江,后失传,1979年培植成功,现名震海内外。林建志决定仿效浙江,采用传统的插播技术,培植了28株方山露芽苗,现已成活十余株。
    昨天,在泮野村茶科所内,记者见到了从山上移植来的古茶树枝条和存活的十几株茶苗。古茶树枝条上还有近百片绿叶,十几株茶苗长势良好。林建志告诉记者,詹教授向他详细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植物克隆术”,认为可以利用该技术高效快捷繁殖“方山露芽”,使之能更快地造福今日福州。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