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科院打造川茶精品
作者: 来自:农民日报 时间:2005-01-29
四川省盐边县国胜乡的茶叶本来只卖1元1斤,通过科技“点金”,身价飙升,1斤卖到了1000元。这是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创造的奇迹。近年来,该所不仅科研硕果累累,在全国的茶树育种数量名列第一;其科技成果的应用,还在省内覆盖了67%以上的茶园,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达5.4亿元。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所是四川省为宜的省级茶叶研究所。该所近年在名优茶育种、茶叶加工工艺以及高山茶区速成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取得40多项重大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该所的名茶加工工艺在国内也已处于领先水平。在进行科研工作同时,该所积极转化科技成果,长期对茶农开展技术咨询、示范培训等,每年为茶农办培训班40~50期。
国家级贫困县盐边县的国胜乡干旱缺水,曾被判为“不宜种茶”地区;农民散种并自己炒制的茶叶只能买2元1公斤。但是茶叶所所长王云考察后认为该地区湿度大,纬度高,可以发展茶叶生产。为此,他带领科研人员帮助当地重开了5000多亩茶园,引导茶农更换茶种、改进栽培和制作工艺,并购买机械炒制茶叶;使当地茶叶的质量大体高,近年每年为茶农人均增收数百至上千元;国胜乡产的“国胜银尖”前不久在国际茶文化节上被评为“国际名茶金奖”;国胜茶每公斤的价格已达2千元以上。由于茶叶所在省内推广科技成果并积极向各级政府提建议,为其当参谋,全省现在有120个县种起了茶叶,新茶园近年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不宜种粮的高山区种茶后,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有的县今年人均年增收的130多元中就有80多元是种茶得来的。鲜在茶产业已被列入四川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所是四川省为宜的省级茶叶研究所。该所近年在名优茶育种、茶叶加工工艺以及高山茶区速成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取得40多项重大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该所的名茶加工工艺在国内也已处于领先水平。在进行科研工作同时,该所积极转化科技成果,长期对茶农开展技术咨询、示范培训等,每年为茶农办培训班40~50期。
国家级贫困县盐边县的国胜乡干旱缺水,曾被判为“不宜种茶”地区;农民散种并自己炒制的茶叶只能买2元1公斤。但是茶叶所所长王云考察后认为该地区湿度大,纬度高,可以发展茶叶生产。为此,他带领科研人员帮助当地重开了5000多亩茶园,引导茶农更换茶种、改进栽培和制作工艺,并购买机械炒制茶叶;使当地茶叶的质量大体高,近年每年为茶农人均增收数百至上千元;国胜乡产的“国胜银尖”前不久在国际茶文化节上被评为“国际名茶金奖”;国胜茶每公斤的价格已达2千元以上。由于茶叶所在省内推广科技成果并积极向各级政府提建议,为其当参谋,全省现在有120个县种起了茶叶,新茶园近年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不宜种粮的高山区种茶后,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有的县今年人均年增收的130多元中就有80多元是种茶得来的。鲜在茶产业已被列入四川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