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2005年茶业经济跨越发展——千年茶乡吐新芳
最近,从首都北京传来一条喜讯:千年茶乡休宁县新安源公司出品的有机茶被首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使用产品。2005年,休宁县茶业经济好戏连台,捷报频传,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先进单位”、“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等称号,茶叶购销两旺,茶农普遍增收。虽入隆冬,各大精制茶厂依然是一派繁忙兴旺景象。
品牌——问鼎有机一流
茶业是休宁县的一大特色经济,事关“三农”,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打响有机品牌,是该县20万茶农的迫切愿望和共同行动。自从在全省打响有机茶开发第一炮后,休宁县的茶业经济如沐春风,一连打出几个漂亮的翻身仗,一举摘取中国有机茶之乡桂冠。
2005年,休宁县着力实施问鼎一流有机品牌战略,在标准化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加工、贮运等环节上下功夫,在商标注册、名牌创新、宣传推介、精制包装上求突破,“五朵金花”松萝、新安源、荣山、新吉、科兴分别在做大、做强、做新、做亮、做优上谋跨越,注册商标已达10个。休宁有机茶品牌正越做越大、越做越响,更加精彩的品牌效应还在后头。
市场——占据首尾两极
休宁人在多年的打拼磨练中深深懂得,市场是一个魔方,谁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博取“柳暗花明”的关节点,谁就能赢得先机,争得主动,风云变幻的茶叶市场更是如此。
令人捉摸不透的是,像休宁这样一个全国产茶大县,年购茶叶1.8万吨,年销茶叶1.6万吨的茶叶大县,居然看不到一处像样的有规模的茶叶市场。
曾几何时,休宁也动足脑筋,临时的、综合性的茶叶市场也轰轰烈烈地开张过,但仅仅热闹了一时,便由于失去生命力而偃旗息鼓了。通过对比摸索,休宁县寻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通过1800多家初制茶厂、48家精制茶厂,还有茶叶协会、茶叶经营户、茶叶能人,在广大茶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没有集市的初级隐形茶叶市场,既解决了重点茶区无茶市的矛盾,又方便了茶农,降低了茶农成本,新安源、松萝、新吉等厂家2005年收购的10万吨茶叶每公斤收购价比上年增加1.2元,仅此一项,茶农就增收1200万元,被茶农称之为“民心茶市”。与此同时,休宁县腾出精力,把功夫重点放在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上。2005年,新安源公司有机茶销往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300吨,比上年增加2倍;松萝公司畅销10多个省市和亚、欧、美、非等10多个国家茶叶6400吨。
牢牢占据茶叶首尾两极市场战略,是休宁县出奇制胜的法宝。休宁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茶加工、销售的集散地。
产业——延伸多向链条
茶叶——茶业——茶产业,这一组简单的词内涵,在休宁县已被演绎成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十九世纪70年代,全国年产茶叶5万担县经验交流会在休宁召开;二十世纪初,一至四届黄山茶交会在休宁举行;全国第一条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化绿茶生产线在休宁荣山茶厂建成,新安源茶叶农民合作社被定为安徽省5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完善创新,休宁县建成了3家规范化茶机厂,1家有机食品研究所,成立了3家有机茶协会,各茶厂都建立了规模化茶叶基地、茶叶购销网点以及茶叶超市,县城开有10多家茶行,还有穿梭于各大城乡的茶叶经纪人。从茶园到国际市场,从茶机、茶肥、茶药到茶包装,从茶叶产供销到茶文化的挖掘开发,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规模称雄全国的茶叶产业化链条,松萝、新安源公司被列入“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老大松萝公司2006年将向亿元产值额进军,金叶公司立志三年打入全市绿茶出口“五强”。
透过一组组数据,凝视一项项荣耀,我们看到了一个规模化、集约化茶叶产业化已在休宁县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可以预见,休宁县的茶文章将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