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云南古茶园半个世纪缩减3/5

作者:铁铮 来自:科技日报 时间:2005-01-21
分享到:
    云南古茶园半个世纪缩减3/5  
  专家呼吁:力保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  
 
    本报讯(铁铮)被称为世界茶文化之根的云南古茶园面积在近半个世纪中缩减了3/5,日前,20多位专家联名倡议,要力保这一重要的世界性文化景观遗产中的云南古茶园和古茶树。他们的呼吁得到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的支持。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原生地。云南则处于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林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大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原生古茶树。  
 
  专家们认为,云南的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众多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及显示人类驯化使用茶叶历史的古茶园,在世界上都具有鲜明的唯一性。云南的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不容乐观的是,云南古茶园的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50余万亩缩减到了目前的20余万亩。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大面积毁茶种粮、种蔗,单一化茶园替代,在古茶园、古茶树周围建设新茶园等,使古茶树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和商业过分炒作,不断出现圈地围树、砍伐野生古茶树、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的事件,直接威胁着古茶园、古茶树的生存和安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农大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对此发出了紧急呼吁,建议尽快成立云南古茶树保护委员会,建立云南古茶树资源信息库,全面摸清云南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种类、数量、分布现状和生长状况。  
 
  专家强调,应将树龄在800年以上的野生、过渡和栽培型古茶树,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未经古茶树保护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自行实施“保护措施”。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