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茶叶欲重振旗鼓

作者:邱芳 来自:萧山日报 时间:2005-12-14
分享到:

    本报讯 曾经风光无限的萧山茶叶,近年来却被“淹没”在众多浙江省后起名茶之中。萧山茶叶何去何从,成为不少业界人士的心头之惑。昨天,萧山茶叶协会正式成立。有人称,这是萧山茶农准备重振萧山茶叶名声的一个动作。
 
  萧山茶叶的发展隐忧

  萧山茶叶以炒制龙井扁茶为主,是浙江茶叶界公认的“浙江龙井”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一度是浙江省除“西湖”龙井之外,生产量和收购量居第二位的名茶。

  但是,曾经风光无限的萧山茶叶,近年来却不温不火。特别是浙江省的其他地区如新昌、绍兴、嵊州甚至余杭等地,都大力打造自己的茶产业,在全国闯出不小的名气。相形之下,萧山茶叶却被“淹没”其中。

  针对这种现状,区农业局分析,萧山茶叶主要存在四大“软肋”。首先是市场问题,全国的茶叶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各类茶叶的总量相对过剩,尽管所前等一些茶商在一些大中城市开拓了茶叶的销售市场,但是萧山本地茶叶的销售量占的比重较小。其次在质量和品牌上,萧山茶叶优劣混杂,粗放栽培仍比较普遍。茶叶品牌比较杂,存在有牌无量或有量无牌的现状,没有真正形成优势品牌。第三是萧山茶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以一家一户经营为主,缺少专业生产组织。除此之外,一些茶农对茶叶生产环境也不够重视。

  三大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形成

  近年来,我区的茶农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萧山的茶叶发展也朝着上升的趋势发展。据统计,我区有茶园总面积1.9万亩,已投产的有1.7万亩。去年茶叶产量近800吨,产值在4000万元左右。

  从发展形势来看,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三大茶叶生产优势区域:一是以戴村镇为中心的云石三清茶生产优势区域,二是以闻堰镇为中心的设施栽培早茶生产优势区,三是以所前镇为中心的龙井茶生产优势区。

  茶园管理近年来也从传统的粗放型自然管理逐渐朝科技型的方向发展,一批茶树栽培加工实用科技如“中低产园改造”、“扁茶机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在全区茶叶产区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特别是“良种种植”、“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为茶农带来了效益。而一些茶叶品牌“云石三清”、“巨佳”、“惠南”等也纷纷走向市场。

  茶叶协会助推萧山茶叶发展

  当前,萧山的茶农们比的最多的是余杭的径山茶。作为各方面环境都有相似之处的余杭茶叶,曾经不如萧山茶叶有名,但是现在他们的径山茶却闯出了名堂,成为浙江省的十大名茶之一。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径山茶每斤的价格高达1750元,而萧山茶叶中上品的价格甚至一半都不到。众多茶农注意到,径山茶的茶叶管理协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昨天成立的萧山茶叶协会,正是萧山茶农和茶业工作者自己的一个群众组织。大家都对其寄予了厚望。

  副区长蒋金梁说,茶叶协会要发挥抱团捏成拳的优势,做到心中有茶农,眼中有政府,怀中有市场,推进萧山茶叶的信息化,立足行业维权,加强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标准,大力推进萧山茶叶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茶叶协会成立后,将配合农业部门制订萧山茶叶生产标准,并组织会员实施,为会员提供产前产后的服务,建立茶树良种引进示范基地,加快萧山茶叶品种的更新换代,并还将在着力打造萧山茶叶的品牌,大幅度提高萧山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