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发展壮大茶产业
作者:王永虹 来自:大理日报 时间:2005-12-11
本报讯(通讯员 王永虹) 近年来,南涧县以提高茶叶品质和低产茶园改造为重点,着力解决好品牌、加工、市场三大难题,引导和促进企业强强联合,努力提高精加工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山区农民在种茶、制茶、卖茶中增加了收入,茶产业真正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
南涧有6.98万亩具有独特优势的茶园分布在无量山、哀牢山群山之间,全县有种茶农户21万户,年产茶叶286万公斤,产值3021万元,是大理州有名的茶叶之乡。该县针对茶产品精加工与市场开发不足,导致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等“瓶颈”问题,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茶叶产业化发展意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强化招商引资,加速生态茶园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今年,该县年产茶叶306万公斤,总产值350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6.99%和15.85%。
该县从理顺茶叶生产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健全乡镇农业综合科技推广站,充实配强技术推广队伍,加大科技种茶推广力度;建立茶叶发展基金,对从事生态茶园建设、无公害产品开发、生产认证绿色无公害茶的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个体户搞活流通,开拓市场,创建品牌。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农户参与的茶叶开发模式。
目前,该县生态茶园建设和生产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2002年以来,该县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步伐,通过扩建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无性系良种,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标准扶持茶场、茶农新建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5700亩;分期分批改造低产茶园15000多亩,转化老茶园10000多亩,使老茶园提质增效,达到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标准;大力宣传和推广茶叶无公害生产,鼓励企业和茶农采用无公害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申报无公害生产认证,全县已有10207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产地认证。
生态化建设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推进了品牌化。该县积极引导茶叶加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了茶园向茶场、公司集中,鼓励茶农专业分工,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加工大户和经销大户,全县大部分主要茶区基本实现了种植大户———规模制茶———专业经商三大群体,促进了茶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有效地促进了茶叶生产和制茶工艺的提高。全县共有7家企业11个产品通过生产认证,黑龙潭茶厂的黑龙潭绿茶通过了“绿色食品AA级”认证,成为云南省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今年该县无公害绿色食品茶、有机茶产品产量达60万公斤。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使外商投资拉动茶叶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方面,继续为华庆茶业有限公司、大叶吉诺茶业有限公司、黑龙潭茶厂、大理隐仙园园艺公司4户外来投资商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尽量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经商务局牵头引进广东客商到南涧县城投资创办了“凤凰生态茶厂”,进行茶叶精加工。大量县外资金投入到南涧茶叶产业发展中。
这个县还积极鼓励企业、个体户搞活流通,开拓市场,创建品牌。黑龙潭茶厂、县茶叶公司、云南南涧茶厂等企业在下关、昆明、丽江、曲靖等省内市场以及广州、上海、西安、兰州、重庆、乌鲁木齐等省外市场设立了营销窗口,扩大了营销网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无量山、黑龙潭、罗伯克等几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效应的南涧健康茶市场网络已初步形成。
南涧有6.98万亩具有独特优势的茶园分布在无量山、哀牢山群山之间,全县有种茶农户21万户,年产茶叶286万公斤,产值3021万元,是大理州有名的茶叶之乡。该县针对茶产品精加工与市场开发不足,导致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等“瓶颈”问题,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茶叶产业化发展意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强化招商引资,加速生态茶园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今年,该县年产茶叶306万公斤,总产值350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6.99%和15.85%。
该县从理顺茶叶生产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健全乡镇农业综合科技推广站,充实配强技术推广队伍,加大科技种茶推广力度;建立茶叶发展基金,对从事生态茶园建设、无公害产品开发、生产认证绿色无公害茶的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个体户搞活流通,开拓市场,创建品牌。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农户参与的茶叶开发模式。
目前,该县生态茶园建设和生产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2002年以来,该县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步伐,通过扩建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无性系良种,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标准扶持茶场、茶农新建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5700亩;分期分批改造低产茶园15000多亩,转化老茶园10000多亩,使老茶园提质增效,达到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标准;大力宣传和推广茶叶无公害生产,鼓励企业和茶农采用无公害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申报无公害生产认证,全县已有10207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产地认证。
生态化建设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推进了品牌化。该县积极引导茶叶加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了茶园向茶场、公司集中,鼓励茶农专业分工,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加工大户和经销大户,全县大部分主要茶区基本实现了种植大户———规模制茶———专业经商三大群体,促进了茶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有效地促进了茶叶生产和制茶工艺的提高。全县共有7家企业11个产品通过生产认证,黑龙潭茶厂的黑龙潭绿茶通过了“绿色食品AA级”认证,成为云南省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今年该县无公害绿色食品茶、有机茶产品产量达60万公斤。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使外商投资拉动茶叶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方面,继续为华庆茶业有限公司、大叶吉诺茶业有限公司、黑龙潭茶厂、大理隐仙园园艺公司4户外来投资商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尽量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经商务局牵头引进广东客商到南涧县城投资创办了“凤凰生态茶厂”,进行茶叶精加工。大量县外资金投入到南涧茶叶产业发展中。
这个县还积极鼓励企业、个体户搞活流通,开拓市场,创建品牌。黑龙潭茶厂、县茶叶公司、云南南涧茶厂等企业在下关、昆明、丽江、曲靖等省内市场以及广州、上海、西安、兰州、重庆、乌鲁木齐等省外市场设立了营销窗口,扩大了营销网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无量山、黑龙潭、罗伯克等几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效应的南涧健康茶市场网络已初步形成。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