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农残超标 茶叶难销售

作者:张小燕 来自:厦门日报 时间:2005-11-09
分享到:

    出口售价由原来每500克4美元跌至2.5美元,百余名业内人士昨聚厦研讨对策

    几天前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乌龙茶抽查合格率仅68%,且有两厂家茶叶检出农残超标。昨日举行的“2005闽南茶叶高峰论坛”上,百余名专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农残超标和标签混乱仍是阻挡闽南茶在海内外赢得更大市场的两只“拦路虎”。

    解决农残超标

    实行出口茶叶基地备案管理工作

    闽南地区是乌龙茶的主产区也是出口集散地,占全国七成以上。省茶叶协会会长称,去年我省茶叶出口专营制度取消后,茶叶出口经营主体增多了,市场进一步繁荣起来,农民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是由于茶叶农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加之国内企业竞相压价,原来售价可以达到每500克4美元的茶叶如今只能卖到2.5美元。另一方面,国外市场正在不断抬高“绿色壁垒”,农残检测标准越来越高。而闽南地区,“茶农得微利、加工得小利、流通得大利”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民使用廉价高毒农药的做法得不到彻底改变。

    为此,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和企业加强茶叶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来说要尽早实行出口茶叶基地备案管理工作,将“公司+农户”的模式转变为“公司+基地”的出口茶叶生产管理模式。这将有利于确保出口茶叶的卫生质量和厦门口岸乌龙茶出口的全国龙头地位,反过来赢得国内市场的更大认同。

    治理标签混乱

    实施QS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与会的一家茶叶公司老总说,即使在乌龙茶的故乡——闽南地区,他也不让自己的茶叶在超市里出售,因为现在茶叶标签实在太混乱了,也没个标准,大家想标什么就标什么,一般老百姓又没有鉴别力,吃亏以后,对乌龙茶的好感自然会减少。

    “省里关于铁观音的茶叶分类标准早就有了,国家标准也在去年出台了。”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处长曾琳说,“安溪铁观音”如今是受到国家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不是出自安溪的乌龙茶顶多能标“铁观音”,否则要被查处。按照国家标准,“安溪铁观音”分为特级和一级到四级,并没有所谓“观音王”的级别。按照食品标签法,“观音王”等奇特和怪异的称法都是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在标签上注明等级,必须委托检测机构检测,或者自身具备检测条件进行检测。

    上述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必须依靠QS认证制度(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曾琳说,茶叶作为第三批国家强制执行的QS认证大类产品,今年已经开始启动实施。厦门等地方企业正陆陆续续审办该认证,并为获得认证着力加强软、硬环境的建设。明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可以对没有获得市场准入证书的企业进行“无证查处”了。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