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普洱茶品味人生
编者按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平时,本报每推出一些值得去尝的新菜,就有热心读者打来电话,问这个好去处在哪里,也有人指出哪里又有更好吃、更有风味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见市民对于“吃”“喝”二字的重视和讲究。前面推介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本期我们推介一个好“喝”的品种——来自云南大山深处、具有保健暖胃等功效的普洱茶。
如今,我市渐渐兴起了饮普洱茶之风。普洱茶之所以为广大市民接受,是因为它不但具有较高的医用保健价值,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
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入口润滑、生津、回甘。以前人们称普洱茶为“三高茶”、“老人茶”,也说明了普洱茶的特点。现代医学对普洱茶的功效研究已有近20项,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等功效尤被公认和推崇。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存放的时间越久,茶味就越醇、滑、香,价值也会不断增长。一片距今80多年、保存完整的古董茶饼,市价约3.8万元;距今40多年的茶饼,价值约1.8万元,而且高价难求。
欲辨普洱茶的品质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看外观。先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第二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普洱茶的颜色是猪肝色,陈放5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黑中泛红的颜色。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第四闻气味。对于陈茶,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发霉味,还要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
现在我市经营茶叶的茶行比较多,都有各种不同品种的普洱茶。本市建设路的金字号普洱茶专门店就是一家专门经营普洱茶的茶行,它的普洱茶来自云南省景迈茶山。
景迈茶山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古茶园。茶山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70余公里,东面与西双版纳的勐海县相连。那里的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一直保持着完整的纯天然自然生态环境,茶叶的采摘和加工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专家学者经考证认为,这片古茶山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布朗族的祖先所种植。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记载,那里的茶树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由于生长年代古老,茶树都老态龙钟,奇形怪状,每一株古茶树都显示着一种饱经风霜的姿态。在这些古茶树上还生长着一些据说只有在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上寄生的“螃蟹脚”,这种“螃蟹脚”还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常饮可防血管硬化。
历史上,景迈茶山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从马背上运出大山,一部分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进入当时的普洱府,另一部分则从产地直接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景迈茶山的茶叶在外地市场上十分畅销。
1995年4月,澜沧作为中国普洱茶叶节的分会场,引来了不少国内外的茶叶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论证。专家对千年古茶园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呼吁建立完整的保护体系。有一位看过景迈茶山的日本专家曾赞叹说:“这样大面积的古茶林,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古茶树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