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龄天尖价值48万元——植榕斋陈楚平走入央视演播室

作者: 来自:茶周刊 时间:2005-01-13
分享到:
    天尖,这个好听的名字,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然而指日间,它的面纱将被撩起,CCTV-2央视的一台鉴宝节目,将使它直面观众、一展雄风。
    经常收看鉴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持宝人通常拿出的是精美的古玩、字画类,可本次与往常不同,出镜的却是包装破旧的一篓茶叶。持宝人植榕斋陈楚平说这破旧的包装正是历史的见证,它告诉了人们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者是在北京马连道陈楚平的茶庄见到这宝贝的。它是用厚实的竹篾编织竹篓包装的茶叶,尺寸规格为36cm×36cm×65cm,呈立式包装,顶部有缩口。竹篓的色泽十分陈旧,侧上部已有些破损,从破洞处往里看,可以看到黑色的块状茶叶。竹篓的侧面,保存有依稀可辨的暗红色字样:纵向的是“中国茶叶公司”,横向的是“安化第二茶厂”。竹篓的正面标注着:“净重100市斤”。
    从历史上考证,这篓茶是1953年生产的黑茶——天尖。据一本1988年内部印制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厂史介绍,该厂1939年建厂,当时厂名为湖南省砖茶厂。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厂多次易名,其中1953年3月到12月期间,奉中茶湖南省公司通知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安化第二茶厂,1954年一月该厂与安化第一茶厂合并成立湖南省茶叶公司安化茶厂,到了1965年该厂又改名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此名沿用至今。可见这篓天尖只能是1953年3月到12月之间生产的产品了。算起来,这篓天尖已走过了50多年的岁月,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茶了。
    陈楚平介绍,这篓天尖保存至今,纯属偶然巧合。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致,它曾作为“过期”商品一度成为陕西一家边销茶储存仓库的退库货之一,被放置在阁楼上长期无人问津,只因保存完好、未生霉变质而未被销毁。只是在近年来随着茶文化、茶历史的被重视和“古董”茶的收藏热兴起,它才被引起关注。事实上,它饱含了丰富的历史演变过程,无论在制作工艺上还是在包装、保存上,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全国比较有名气的黑茶产品有广西的六宝,云南的普洱,湖南的湘尖、花卷、茯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等等。天尖是当时湖南黑茶中最好的一级黑毛茶,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湘尖。湖南是我国最大的黑茶产地,其黑茶自古以来主要销往西北,是西北汉族及少数民族居民不可或缺的餐后饮品。由于西北地区气候高寒干燥,居民对乳品、肉类食用较多,因此去油腻、助消化、解渴生津,黑茶成为了最佳选择。
    将天尖带到鉴宝节目,陈楚平有个心愿,是想与大家共享品尝“古董”茶的喜悦。让收视率极高的鉴宝节目观众看到这稀世珍宝,更多地了解黑茶,知道中国有好的黑茶、黑茶的保健价值很高,进而促进我国黑茶产业的发展。
    陈楚平爱茶,更关心茶产业的命运。他说:发展黑茶,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首先,茶叶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茶叶原料选择面宽,鲜叶采摘季节性不像绿茶要求那么严格;其次从经营角度上看,黑茶便于长期保存,相对经营风险不高,营销比较安全;第三,黑茶属后发酵茶,独特的工艺使得其成品味道柔和,且越陈越醇,在其他茶类共有的保健作用之外,还因含有较高含量的脂肪分解酵素而具有更强的助消化、祛油腻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现在城市居民中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比例增大,黑茶具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相信会成为受消费者欢迎的好产品。
    在鉴宝节目中,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从历史考证、稀有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等方面对这篓天尖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篓原包装标明100市斤、现净重90市斤的1953年产天尖黑茶,价值达48万元人民币。接到中央电视台颁发的鉴宝纪念证书后,陈楚平十分激动。他表示一定要好好保管这件珍品,让爱茶人总能看到它,看到解放后我国黑茶生产50多年跨世纪变迁的足迹。今后若有更好的机会,他将妥善安置这件珍品。他还透露:收藏这件珍品,对他来说感情色彩和公益性比茶本身的价值更浓、更重要一些。他坦言,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人总有些怀旧感,对毛泽东的家乡湖南产的茶感觉十分亲切。他希望有远见的投资商能在黑茶产业及其科研项目上有大的投入,在保留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将市场放大,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制出更好的黑茶及黑茶深加工产品,使茶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衷心希望这件天尖珍宝的面世,会像春天播下的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催生茶产业发展和科研进步的鲜花。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