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茶——贵州之行

作者: 来自: 时间:2005-01-11
分享到:

    为配合杭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茶都”的这一战略构想,2005年4月,杭州市将首次举办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作为“茶博会”的开篇活动“天下名茶聚茶都”万里寻访于今日上午正式拉开序幕。

    上午10:00,由杭州市旅委、农民日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浙江在线等单位共同组成大型新闻寻访组到达了贵州,也是万里寻访的第一站。

    [寻]贵州独特茶文化

    贵州系我国六大茶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产茶地之一。贵州的都匀毛尖更是在贵州地位崇高,寻访组一到贵州地介,立既马不停蹄赶赴距贵阳三个多小时车程的都匀市。

    “茶,四乡多产之,产小箐者尤佳,以有密林防护之”这是1925年在《都匀县志稿》中所记载的一段关于都匀毛尖的描述,足见都匀毛尖在当时的珍贵。都匀茶作为贵州茶的代表之一,在明代时就已闻名全国,甚至成为了“贡品”进入宫廷。清代更是名扬海内,除保证宫廷用茶外,还远销川、桂、粤等地。

    “都匀茶为何被称为毛尖?”都匀毛尖茶协会的孙永贵会长给我们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1956年,都匀市哨角农民谭修芬等青年团员亲自采摘加工了三斤“鱼钩茶”寄给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品尝后批复”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叫毛尖茶。此后,都匀茶被统一称为了毛尖茶。

    为了能亲自感受一下“高山出好茶,云雾飘茶香”的意境,采访组到了黔南州都匀茶场。一到目的地,采访组的不少成员都有了头痛、耳鸣的高原反应。茶场负责人告诉我们,为了确保茶树能在云雾缭绕,土壤深厚肥沃的环境下生长,茶场将毛尖茶种植在了海拔1100多米的地方,四面环山,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俗话说:“高山出好茶,云雾飘茶香”。就是这个道理。

    在1700多亩的茶园里,茶场负责人颇感自豪的告诉我们,茶场高超的茶工艺,在1982年时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也获得了一系列证书和奖项。茶叶界专家庄晚芳对此大为赞赏,写下了“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矿神怡攻关灵”的诗句。

    一位叫高杜的布依族男子是我们此行遇到的最不同的茶叶专家,可能称他为布依族茶文化推广大使更为确切。为了推广他深爱的布依族茶文化,他辞去公职,并且创办了“WWW·Pu—iui·com”网站,专门介绍和发掘布依族文化,当然也包括布依族的茶文化。

    他告诉记者,布依族相当崇尚茶,每有贵客光临,好客的布依族人都会烧上一壶香茶让他们品尝。久而久之,布依族形成了自己丰富的茶俗文化。

    [访]贵州名茶之乡旅游风情

    都匀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乡,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它位于贵州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它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一个重要城市。

    这里融山、水、桥、园林、文物古迹为一体。都匀市内剑江蜿蜒,沿江两岸建有造型奇特、风格各异的桥梁近百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原桥城”;荔波樟江风景区以喀斯特地貌所造就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游人;茂兰喀斯特森林原始古朴、植被茂密。  

    黔南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深厚,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33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出灿烂的历史文化,大山深处的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织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思]我们需要深度运作

    贵州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采茶区,一直有着绝对的自然条件和质量优势。但是作为中国顶尖名茶,都匀毛尖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杭州龙井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浩耕认为,中国茶业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单纯扩面积、增产量的粗放经营阶段,而步入了创建自主茶叶品牌和茶叶深度加工开发的时代,茶叶消费已从生活必需型转向文化享受型。

    都匀毛尖茶协会的孙永贵会长对记者表示,贵州的名茶在质量上并不缺少,缺少的是运作上的深度开发,今后我们将实施茶文化战略,整使各种资源要素,包括开发成为旅游基地。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杭州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融茶业经济贸易、科技开发、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平台。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