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加快建设现代山水茶乡
创建“三型机关”,强化“四种意识”,推进“五项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山水茶乡,这是安溪县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蓝图。
日前,安溪县委书记曾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深刻领会市委扩大会议和全市干部大会精神之后,安溪决定在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开展‘五查五比’,建设‘三型机关’,树好干部队伍的‘三种形象’,强化干部‘四种意识’,加快建设现代山水茶乡。”
据了解,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市干部大会召开之后,安溪县围绕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宏伟蓝图,继续深化“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发展战略,全县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工作大局上,把作风转变到真抓实干上,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把权力用在为民谋利上,开展查学习比学习型机关创建、查思想比执政为民促发展、查作风比优质服务、查纪律比勤政廉政、查工作比创一流业绩的“五查五比”活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三型机关”,在干部队伍中树好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公正廉洁的形象的“三种形象”,强化干部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真履职的公仆责任意识、促进加快发展的服务意识和争创一流的创优意识的“四种意识”,重点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五项工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山水茶乡,不断开创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新局面。推进“五项工程”,全力建设现代山水茶乡。
谈到安溪县未来发展战略,曾荣华充满信心地说:“几年来,安溪县以‘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发展思路取得了良好实效,但是进一步深入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为此,将整个发展战略调整为以‘新型工业化强县,茶业产业化富民’,加快经济的发展。”
通过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打造茶业、藤铁工艺、建材冶炼三大产业基地,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安溪已建设生态茶园4.22万亩,积极创建“绿色茶都”,启动年产3000吨精茶生产线等项目。开展“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加快申报“安溪铁观音”中国驰名商标,依靠法律效力,将安溪茶业保护好、管理好、经营好;建设藤铁专业加工区,已有20多家企业陆续入驻。依托藤铁工艺研究机构,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开发陶瓷、溪石等系列产品。扶持藤铁龙头企业,精心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三安钢铁,投资1亿多元、规划面积2700亩,建设石材集控区。捆绑整合水泥企业,打造年产300万吨的旋窑式水泥生产项目。
加快培育生物制药业、机械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三个新兴产业。以总投资1.95亿元(现已完成2000多万元)的安溪制药厂异地技改项目和茶叶生物酶解高效分离提取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引进相关企业,形成生物制药产业集群;鼓励机械制造企业推进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品牌优势。以中国茶都、中国(安溪)特产城、安德物流中心为依托,加快培育和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把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深化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抓好年初县级确定的56个重点城建项目,以及各乡镇启动的镇村建设项目落实的基础上,力争再启动一批房地产、商贸、市政项目。启动湖头煤矸石发电二期工程,新建龙门、感德、金谷、虎邱等一批110KV、35KV输变电站。加快安溪至厦门高速公路同安至龙门路段的建设步伐,力争2006年底竣工。扶持壮大现有企业,力求再引进一批项目,再上一批项目。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施环境优化工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实效。9月5日成立项目报批服务中心以来,无偿为入驻企业办理40多件报批项目,并全部于当天办结,受到企业主的好评。
全力推进城区、龙美、湖头三大工业园建设是今年安溪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心。正式启动1500亩标准厂房建设,按三年分两期完成。整个安溪工业区年税收近4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