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认证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影响

作者: 来自:中国特产报 时间:2005-10-30
分享到:

    在2004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宣布,我国将于2005年对全部28大类食品(包括茶叶)全面实施QS认证管理。由此,我国的茶叶产业,尤其是茶叶加工业,与其他食品加工业一样,将面临着一场由传统加工向现代食品加工转型的重大革命。

    QS认证将规范茶叶市场健康发展

    近来,我国茶叶市场比较混乱。有不少流动商贩、黑窝点,大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茶叶产品,包装也比较精美,每盒实价由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实他们销售的根本不是各地的名茶,而是由在本地农贸市场低价购买外形相近的普通茶叶,直接分装而成。如此种种,扰乱了茶叶市场,对正规茶叶生产厂家和名牌茶叶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很大冲击。实施QS认证后,那些不具备生产条件或产品不合格的茶叶生产企业,将被强制实行整改,或不允许其产品上市,或坚决予以取缔,使茶叶市场向健康发展。

    QS认证有利于提高茶叶企业的综合实力

    从硬件上看,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茶叶初制厂家的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下,质量检测手段落后,有些甚至不具备茶叶企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然而,QS认证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环境、检测能力和产品质量均有系统的严格要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予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所生产的食品不得直接上市销售。这就要求生产条件较差的企业主动整改,使之达到认证的要求;自身无能力整改的,可由数家或数十家较小的茶叶生产企业整合成较大的企业。

    从软件上看,由于我国多数茶叶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人员少、高级管理人员缺乏、综合管理能力弱、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的技术含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茶叶行业自身的发展。QS认证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它包含了世界了较先进的“ISO9000”和“HACCP”的核心内容,它不仅要对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环境、设备、工艺、产品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还要对茶叶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科技投入等实行严格的认证。通过QS认证,茶叶企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根本提高,市场的开发力度将更大。

    茶叶产业面临QS认证挑战无法回避

    根据近几年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这5类食品实施QS认证管理的情况看,大型企业发展得更好;中型企业经过整顿、扶持,稳步提高;不具备质量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企业将面临停产或被注销。如广东省2004年1月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300多家,通过或可能通过QS认证的仅有120余家,有近200家企业的产品无QS认证标识,全部被强制撤出市场,停止销售。正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所指出的:通过整顿,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惩一批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

    茶叶产品实施QS认证管理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都将面临整改。茶叶产业分工更细,鲜茶叶生产、初加工、精加工和品牌开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由不同的企业分别经营。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将更有效地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那些集鲜茶叶生产、茶叶初制和精制为一体,自营自销,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全的小型茶场,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因此,QS认证在给茶叶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将给 茶叶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作者: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司辉清 庞晓莉 吉当玲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