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秋茶“歪酸”制法此起彼伏受关注
作者: 来自:海峡都市报 时间:2005-10-25
几年前泉州市区茶市热衷“带酸”茶,认为茶汤有酸即为好茶标志。前年起安溪多个部门倡导传统制法,抑制“歪酸”制茶,特别是去年安溪铁观音国标公布后,“歪酸”茶在市面上已越来越少。
不过,今年秋季,“歪酸”茶在产地安溪却出现此消彼长变化,由此引起业内人士担忧。据调查,首创“歪酸”茶的安溪感德茶区,今年秋茶“歪酸”茶显著减少,但名气相对较小的剑斗镇,却有部分茶农大兴“歪酸”茶制法。
“歪酸”茶是指铁观音在炒制时,有意人为延长发酵时间,隔夜炒制,使茶汤中呈现酸感。其害处是使内含氨基酸大量流失,而且搅乱人们对安溪好茶略带自然酸的判断,混淆好坏茶口感,扰乱茶市。
据安溪(中国)茶都公司监测,来自剑斗镇的本季秋茶,“歪酸”茶占比明显高于别的乡镇,他们的兜售对象多是外省外地茶商,已经引起不少安溪茶商反感,也引起监测单位的警觉。
据介绍,这两年抑制“歪酸”茶的重点在感德镇,缺乏面上指导,以至于此消彼长,转移到剑斗镇。有关人士提出,抑制“歪酸”茶要适时推广到安溪全县,对于执迷不悟者,要给予曝光;同时在今后的茶季中,应派人给予茶农指导。只有这样,“歪酸”茶才能最终退出茶市。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