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该统一了
作者: 来自: 时间:2004-09-19
至今,中国茶叶行业组织众多,但在世界茶叶组织中却还没有一席之地。中国茶界在形成统一声音之前,几十年来,在世界茶叶界鲜有声响。
国人谈事,往往先谈历史。讲起茶叶,自然要先谈她起源于中国,要谈到“一片茶叶,五千年文化”,这是对的,但并不见得马上顶用。怎么办呢?
如今,是一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凡是市场不认的产业,要么转型,要么衰亡,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茶叶,中国人喝了上千年了,中国以外的人也喝了几百年了,尤其是英国人。在遍布北京的吴裕泰茶庄、张一元茶庄的连锁店里,北京人可以方便地买到茶叶,并且按照传统方法方便地喝下去。据说北京一年的茶叶消费量是十几亿元人民币,但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十几亿元的茶叶到底是怎么喝掉的,至于会消耗掉多少吨水,以及到底怎么提高了人体免疫力就更只是一个概念了。
宏观的说不清,具体到每个人,一年到底喝掉多少茶叶,喝掉的是什么质量的茶叶,以及为什么喝这么多茶叶,又有谁能调查得清楚呢?
茶叶界流行“茶糊涂”的说法。姑且不论“茶糊涂”变成“茶清楚”到底有没有必要和可能,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消费者还真没有和广大茶叶生产者和经销者“较真”,问“你卖给我的茶叶到底是什么茶叶,是否达到了国际或者国家标准,是否应该卖得这样便宜还是那样贵?”没有问这样的问题,是指广大的消费者没有集体发问,个别的肯定问过,甚至个别的人天天都在问,只是没有相约一起问。但是,没有一起问,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越来越“符合逻辑”了,但也开始走向一个比较荒谬的结论,那就是价值十几个亿的茶叶可以稀里糊涂地在北京喝下去,那么就有可能稀里糊涂地生产、稀里糊涂地加工和流通、稀里糊涂地宣传、稀里糊涂地树立品牌……
幸好事实上不是这样。
看来,中国茶叶需要一个透明的机制,需要告诉广大喝茶的国人,关心一下自己碗中的茶叶。
简单了。当广大消费者提出喝茶的标准时,大家会用嘴投票,符合质量的茶叶适当地喝,符合质量的好茶多喝,反之则不喝。那么,茶叶这个天天被喝到肚子里的东西,大家一定会关心,而且一定会特别关心,因为除了吃饭,第二件事情恐怕就是喝茶了。
“信息透明、告知、教育,最后到理性消费”,人们对中国茶产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定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大家漠不关心,那一定是没有人消费、没有市场的东西,反之,大家越关心,越是提要求,那就越有市场,越有可能和必要做好,但一定要经过严格规范。
标准,是“信息透明、告知、教育乃至理性消费,乃至理性生产、加工、流通、树立品牌”的前提。什么标准?几年前,我们国家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大家的认识越来越清楚,那就是我们全世界最好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共同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最可怕。有了规则,到了每个人的头上,未必感到是公平,这也说明在奥运会竞技场上,总有共同规则下的强者和失败者。
中国茶叶的标准是不统一的,所以难以形成一致的声音,这不是小事。相比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茶叶贸易而言,就更不是小事,因为多年来我们参与世界茶叶标准这个规则制定的过程少,我们的茶叶贸易不得不跟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走,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出口,也已经影响了国人对茶叶的看法,使很多国人更多地使用国外规则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茶叶。乒乓球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为了发展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世界乒乓球联合会多次修改比赛规则,多数情况是对我们不利的,其实这是好事情,目的也是乒乓球在全世界普及,让全世界人民来以此健身,避免一直是中国在唱独角戏。
既然标准是人制定的,就可以修改,至少可以坐下来谈一谈。面对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规则中的窘境,业界希望可以通过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至少可以和世界粮农组织、欧盟茶叶委员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国际有机茶认证委员会以及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茶业界同仁,谈一谈标准的事情,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突出一下我们中国的特色,而且最好是一场真正的对话,是一场组织与组织的对话,希望国内有一个统一的代表中国全茶业行业的组织来参加与世界茶叶组织的对话。
除了标准问题,中国茶文化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茶叶是中国最初与世界交往的名片,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点、线、面。其他国家的人很多是通过茶文化交流才认识、了解中国和东方文明的,在迎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刻,茶叶应该也必将扮演她应有的角色。
国人谈事,往往先谈历史。讲起茶叶,自然要先谈她起源于中国,要谈到“一片茶叶,五千年文化”,这是对的,但并不见得马上顶用。怎么办呢?
如今,是一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凡是市场不认的产业,要么转型,要么衰亡,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茶叶,中国人喝了上千年了,中国以外的人也喝了几百年了,尤其是英国人。在遍布北京的吴裕泰茶庄、张一元茶庄的连锁店里,北京人可以方便地买到茶叶,并且按照传统方法方便地喝下去。据说北京一年的茶叶消费量是十几亿元人民币,但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十几亿元的茶叶到底是怎么喝掉的,至于会消耗掉多少吨水,以及到底怎么提高了人体免疫力就更只是一个概念了。
宏观的说不清,具体到每个人,一年到底喝掉多少茶叶,喝掉的是什么质量的茶叶,以及为什么喝这么多茶叶,又有谁能调查得清楚呢?
茶叶界流行“茶糊涂”的说法。姑且不论“茶糊涂”变成“茶清楚”到底有没有必要和可能,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消费者还真没有和广大茶叶生产者和经销者“较真”,问“你卖给我的茶叶到底是什么茶叶,是否达到了国际或者国家标准,是否应该卖得这样便宜还是那样贵?”没有问这样的问题,是指广大的消费者没有集体发问,个别的肯定问过,甚至个别的人天天都在问,只是没有相约一起问。但是,没有一起问,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越来越“符合逻辑”了,但也开始走向一个比较荒谬的结论,那就是价值十几个亿的茶叶可以稀里糊涂地在北京喝下去,那么就有可能稀里糊涂地生产、稀里糊涂地加工和流通、稀里糊涂地宣传、稀里糊涂地树立品牌……
幸好事实上不是这样。
看来,中国茶叶需要一个透明的机制,需要告诉广大喝茶的国人,关心一下自己碗中的茶叶。
简单了。当广大消费者提出喝茶的标准时,大家会用嘴投票,符合质量的茶叶适当地喝,符合质量的好茶多喝,反之则不喝。那么,茶叶这个天天被喝到肚子里的东西,大家一定会关心,而且一定会特别关心,因为除了吃饭,第二件事情恐怕就是喝茶了。
“信息透明、告知、教育,最后到理性消费”,人们对中国茶产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定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大家漠不关心,那一定是没有人消费、没有市场的东西,反之,大家越关心,越是提要求,那就越有市场,越有可能和必要做好,但一定要经过严格规范。
标准,是“信息透明、告知、教育乃至理性消费,乃至理性生产、加工、流通、树立品牌”的前提。什么标准?几年前,我们国家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大家的认识越来越清楚,那就是我们全世界最好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共同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最可怕。有了规则,到了每个人的头上,未必感到是公平,这也说明在奥运会竞技场上,总有共同规则下的强者和失败者。
中国茶叶的标准是不统一的,所以难以形成一致的声音,这不是小事。相比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茶叶贸易而言,就更不是小事,因为多年来我们参与世界茶叶标准这个规则制定的过程少,我们的茶叶贸易不得不跟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走,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出口,也已经影响了国人对茶叶的看法,使很多国人更多地使用国外规则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茶叶。乒乓球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为了发展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世界乒乓球联合会多次修改比赛规则,多数情况是对我们不利的,其实这是好事情,目的也是乒乓球在全世界普及,让全世界人民来以此健身,避免一直是中国在唱独角戏。
既然标准是人制定的,就可以修改,至少可以坐下来谈一谈。面对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规则中的窘境,业界希望可以通过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至少可以和世界粮农组织、欧盟茶叶委员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国际有机茶认证委员会以及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茶业界同仁,谈一谈标准的事情,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突出一下我们中国的特色,而且最好是一场真正的对话,是一场组织与组织的对话,希望国内有一个统一的代表中国全茶业行业的组织来参加与世界茶叶组织的对话。
除了标准问题,中国茶文化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茶叶是中国最初与世界交往的名片,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点、线、面。其他国家的人很多是通过茶文化交流才认识、了解中国和东方文明的,在迎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刻,茶叶应该也必将扮演她应有的角色。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