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茶:“名盛业衰”的尴尬

作者: 来自:陕西日报 时间:2004-08-02
分享到:
    紫阳生产的“茶芽”,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而饮誉朝野;到了清代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一。1990年,当紫阳茶特有的富硒地被发现后,其盛名更是被推崇极致,并成为全国茶叶基地。然而,久负盛名又曾占全省总量81%主导地位的紫阳茶,到2003年已跌至20%以下。成名很早,起点很高,却发展滞后。这种“名盛业衰”的尴尬,让不少人对紫阳茶提出了“只听茶名,不见茶叶”的质疑.
    “名”“实”之悖
    据了解,近10多年来,县上每年投入50余万元,共为紫阳茶举办过26场(次)规模不小的节会,赴各地参评参展60余次,使紫阳茶美名远扬,如日中天。
  紫阳茶80年代中期最兴盛时期,全县茶园面积曾达到12.7万亩,除县茶厂外,有77个社队茶厂,年收购量高达180多万公斤。但是,到1997年垮得只剩下19个,县茶厂也被迫拍卖,全县茶园面积锐减到7万亩。
  “造成紫阳茶业萎缩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紫阳茶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太差。”县科委的专家分析说,由于茶树品种老化、茶园经营粗放、采摘加工技术落后等,造成了种茶效益低,茶农不愿种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有10万亩茶园,但可采面积却只有5万亩。
  不少茶农还反映:新种一亩茶园每年要投入400元,而且5年才能进入盛产期。但是紫阳县农民脱贫晚,很多农民无力垫付前5年每亩2000元的本钱,大部分农民嫌种茶没有外出打工来钱快。避不开的问题
    据悉,全县1/3的人口在务茶,但人均茶叶收入不足100元;10万亩茶园,但茶叶产值却占不到农业产值的1/10。有面积没规模,有名气没产量。资源投入和产业收入的不成比例,令人忧心,发人深思。
  据知情者透露,紫阳茶4/5用于礼品,只有1/5真正进入市场交易,且基本上是在境内销售。难怪有人将紫阳茶称之为“政府栽茶树,财政买茶叶”。和平茶厂厂长说,每年春茶出厂时,他不得不实行“计划经济”,以满足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需求。
  目前,紫阳县境内共有茶叶加工企业89家,其中产值百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只有8家,另外81家都是投资万元左右的小厂,散布在25个乡镇,充当着骨干企业收购点的角色。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加上无序竞争,造成产品名称不统一,包装五花八门,企业效益不景气,形成不了批量组织产品外销的能力。
  县茶叶办提供了一组数字:西安市去年茶叶购进额为2.1亿元,但紫阳茶除境内销售外,最多能供应西安市场3万公斤,销售额约200万元,仅占西安市场的1%左右。虽然县上各茶厂在西安、银川、北京等地设立了店面,但实际只充当着形象展示的作用。
  抓机遇破僵局
    前不久,农业专家在分析了紫阳茶产业现状后一致认为,品牌强与产业弱的矛盾,在我省具有一定代表性。
  那么,如何让紫阳茶名副其实呢?专家支招说:一方面要走企业带农户的方式,通过市场力量拉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变革经营方式,走茶园、茶农专业化之路,通过基地建设改变有面积无产量的尴尬局面。否则,优势再明显的产品也难以形成优势产业。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紫阳茶一上市就被高价抢购,精制早春茶出厂价最高达每公斤1960元,普通头道茶为600-1200元之间,清明之后的粗茶也保持在60元以上。农民种茶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
  “这是一个转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郑红丹介绍说,近3年来,县上每年投入600多万元,加快老茶改造和丰产茶园及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专业化茶园由不足2万亩增长到7万亩。同时,全县还引进了80台套茶叶加工设备,改变了以往农民自摘自制的传统手工制茶工艺,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每亩老茶园毛收入在700元左右,新建茶园可达2000元。
  最后,郑红丹充满自信地说,按照专家的意见,我们将在短期内,集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系列产品开发,加大外销力度,使紫阳茶尽早摆脱“窘境”。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