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乡香更浓

作者: 来自:《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18日 第五版 时间:2004-07-22
    来到福建省安溪县,你肯定不会错过喝上一杯浓香可口的铁观音。因为这座具有1043年历史的“龙凤名区”,是中国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全县30万亩茶园,年茶产量达3万吨,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1/3、福建省的一半。
    没有到过安溪县,你肯定难以想象,这个地处闽东南的山区县,不但耕地资源稀缺,且密布着大小4243座崩岗,这个数字也正好是福建全省崩岗总数的一半。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安溪的一些大茶场就是过去的崩岗区修复后改建的。安溪县委副书记、县茶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水潮,带着我们来到安溪恒美村的一片大约200亩的乌龙茶场。他指着绿油油的茶树感慨地说,几年前这里还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一片崩岗区,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依托。
   “安溪人待客茶当酒,茶杯一端就是好朋友”。品茶之余,副县长兼县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刘锦川说起了安溪崩岗的治理开发。“崩岗”是我国南方闽、粤、赣、湘等省的风化花岗岩地区所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由于长期的沟蚀和重力侵蚀的结果,原本是林草茂盛的山地,变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目前安溪县因崩岗造成的沟壑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60%以上;受崩岗侵蚀危害的农田面积达769公顷;全县崩岗侵蚀造成水库有效库容损失达650万立方米,已被泥沙淤满而报废的水库就有6座。
    长期以来,安溪人民摸索出了一条“植物与工程,治沟与治坡,治理与开发三结合”的崩岗生态修复路子,目前已产生了三大效果:一是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区。农桥镇长垅崩岗侵蚀区,过去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经过4年的“上截下堵中绿化”,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85%以上,崩岗逐步向稳定状态恢复。二是变崩岗侵蚀区为工业园区。省道205线旁的榜寨小流域鬼空崩岗侵蚀区,过去由于暴雨袭击,经常发生泥石流灾害。为此,县政府投资364万元,把40公顷的崩岗集中区推平,并兴建了2座拦沙坝,1条1990米长的排洪沟和1公里长的水泥道路,直接保护了下游近1000亩良田和400多户居民不受洪水和泥沙侵害。同时,建成了一个33公顷的工业园区。三是变崩岗区为以茶叶为主的特色作物区。
    恒美村的产茶专业户王安业,在附近的崩岗治理开发之后,又多承包了20亩地生产茶叶,一年下来全家4口人纯收入就可以达到15万元。
    目前安溪县已作出规划,准备用13年的时间把全县4000多座崩岗,用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措施整理一遍,在安溪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乌龙茶乡香更浓。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