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业的变革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4-06-22
分享到:
    台湾茶叶栽培及制茶技术由福建省传入,约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生产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等。曾经生产大量的外销茶,1973年台湾初制茶产量达到28000多吨,其中外销茶为23000多吨,创产销历史记录。近二十年来,主要生产包种茶和乌龙茶以供应内需,外销量现减少到总产量的15-20%,约2000吨左右,从1989年起,即饮茶(茶饮料)发展迅速,1997年茶饮料销售值跃升为非酒精饮料第一位。由于茶饮料和冷饮茶的兴起,台湾每年需输入红茶和花茶。台湾现有茶园面积约二万一千公顷,主要分布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嘉义、云林、宜兰、花莲、台东等县,年产量约22000吨。人均茶叶消费量由1980年0.34公斤增到1995年的1.21公斤,目前台湾省茶叶产销形势良好。
  台湾茶叶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以生产外销红茶、绿茶为主转变成为生产内销半发酵茶为主,进而将茶饮料发展成台湾的主流饮品,台湾茶叶的发展是台湾茶业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运用新的技术,努力营销的结果,成为台湾特色农业经济。    
  台湾茶叶生产的转型    
  70年代至80年代,台湾省主要生产绿茶和红茶,其目的以外销为主,70年代中期茶叶外销比例曾经占总产量的75-85%,随着台湾省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人工工资的增加,导致茶叶生产成本的提高,以致台湾省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在国际市场上与相同产品竞争无优势;在此期间,台湾茶叶消费量不断增长,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中,台湾省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了2.6倍,除了人均消费量增加外,人们开始追求喝好茶,因此高档茶的需求也同步增长,特别是对高级轻发酵茶的需求增加。台湾业界根据茶叶发展的趋势,及时进行产业调整,1973年将文山、冻顶、三峡等高级茶区列入茶叶生产专业区。台湾茶叶改良场在凉顶设有工作站,重点辅导高级乌龙茶产制技术,改良茶叶生产技术,提高茶叶品质。特别是1975年台湾省举办了首次全省优良包种茶比赛及展销会,规模盛大,影响广泛,为推动内销茶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叶生产布局也相应变化,邻近现代化都市台北市周边的茶区如新竹、桃园、苗栗茶园面积逐年减少;而生产半发酵茶的中南部茶区,如南投、嘉义、云林茶园面积逐年增加。生产的茶叶品种以包种和乌龙茶为主,产量约20000吨,而绿茶和红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均价不断提高,如占全省乌龙茶产量一半的民间乡,茶叶的平均价格达到了每台斤2000新台币。台湾省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台湾茶园现代化建设,茶园进行林、茶、路综合规划建设,部分茶园按生态茶园要求建设和布局,合理配置生物群落,不仅提高了茶园的观赏性,而且有利于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大部分低地茶园基本实现自动化喷灌;部分茶园铺设有供机械化采茶修剪的轨道,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茶饮料成为台湾的主流饮品。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小壶泡饮的消费方式不能满足快节奏的生活要求,茶饮料在1989年开始投放市场,特别是乌龙茶饮料1992年对新新人类市场的诉求成功,促使茶饮料在台湾广泛流行。1993年茶饮料超过碳酸饮料的销售量,1997年销售额位居非酒精饮料的头把交椅,茶饮料的成功,给台湾省茶叶注入新的活力。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涉足茶叶行业,给茶叶界带来了新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观念,也极大地激活了茶叶深加工产品的深入研究,一些研发机构、大学也相继进行茶叶功能性成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并不断探索茶叶内含物的提取技术和加工方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更加关注茶叶行业。茶饮料在台湾省市场的成功,导致台湾本土生产的茶叶不能满足岛内的需求,每年还得输入7000-8000吨茶叶生产茶饮料。
    台湾茶叶从开始生产外销为主转变为生产内销为主,进而将茶饮料发展成台湾主流饮料,经历的时间跨度约20年。在这一时期,台湾茶业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茶农生产适销产品,努力扩大内销市场,维持茶叶的稳定发展。    
  茶叶制造技术的开拓
   台湾茶叶加工技术虽然从福建省传入,但并不受传统技术所束缚,不断拓展产制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台湾制作高档乌龙茶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为主,其嫩度比大陆乌龙茶的鲜叶原料要好得多,而原料嫩度越高,制作工艺技术越难掌握,用台湾业界的话说,乌龙茶即工夫茶,其加工工艺要根据产地、茶叶品种、天气、季节和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工艺,以发挥茶叶鲜叶的潜力,生产出优质的茶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技术的普及,在茶叶产区开设多种形式的产销培训班,对茶农进行加工技术的辅导,并提供部分资助鼓励农民入股兴建茶叶加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以提高茶叶加工质量。以致台湾生产的乌龙茶在岛内外具有很强的质量优势。    
  台湾茶叶界并不满足于已有的乌龙茶生产技术,根据消费者新的需求,开发新型茶类,通过改进乌龙茶生产技术,采用轻发酵生产出的包种茶,保留了乌龙茶特征香气,干茶的外形更加美观,色泽更加翠绿,保持茶叶天然绿色的特征,茶叶的外形制成条形、半球形和球形多种形状,以满足顾客的喜好;产品不仅深受台湾消费者的喜爱,在大陆也有不小的市场。    
  产于峨眉、北埔乡的白毫乌龙(东方美人茶)是一地方特色名茶,利用小绿叶蝉危害过的鲜叶进行加工,鲜叶原料为一芽二叶,生产采用重发酵,由于鲜叶受到小绿叶蝉危害,挥发出2,6-二甲基-3等物质,用这种鲜叶加工出的乌龙茶,茶叶白毫肥大,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如花朵,具有特殊的熟果和蜜糖香味。产品因绝妙的风味和娇艳的外形在市场引起轰动,平均每台斤售价高达5000新台币。该茶又称为碰风茶(碰风意为吹牛之意)。台湾业界将这种即将变为废品的鲜叶加工成奇特的产品,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创意识。    
  内销市场的推动    
  多级制的制茶比赛活动为拉动台湾内销市场发挥极大的作用。在台湾茶叶主产的乡、县每年举办一次制茶比赛评比活动。通常由各地农会或政府举办,凡是参加比赛的个人或企业向举办方交纳少量的报名费,比赛时送交21台斤(每台斤600克)茶样进行评比,任取其中1台斤进行审评和布样,由台湾茶叶改良场的专家按程序进行感官审评,评出若干获奖等级,公示获奖人员名单,然后由农会对获奖茶叶进行统一包装,用获奖等级的标签进行封口,获奖茶叶可以直接在评奖台上销售,甚至拍卖,获奖茶叶可以卖出极高的价格。台湾这种评比方式,获奖产品名副其实,得奖产品有一定的数量,但数量不多,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又照顾到生产者的利益。每年的评奖活动是茶乡的盛事,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获奖者通过媒体的宣传,提高知名度;评茶会也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渠道,彼此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贸易关系。通过连续多年的茶叶评比活动,形成了台湾茶叶直销的局面。    
  饮茶方式的改变吸引一批新的消费者。小壶泡饮的饮茶方式只是中、老年人的嗜好,尽管茶饮料向新新人类诉求成功,但一批吃着冷饮长大的年轻人更喜爱象口可口乐这样带有甜味的饮品。为适应这一消费群体,让这部分顾客也加人饮茶行列,以春水堂创始人为代表的台湾茶界人事改变饮茶方式,采用调酒器将茶水和冰块调制冰红茶,茶饮中带有部分冰渣,温度较低,又加有蜂蜜,口味带甜,茶汁与冰块一起摇动后,泡沫四溢,显有碳酸饮料的特征,称之为泡沫红茶。这种茶饮,适合台湾气候炎热的环境,又适应年轻人的口味。泡沫红茶的推出,在台湾迅速风行,一些茶行纷纷改换门庭,以出售泡沫红茶为主。随后绿茶、乌龙茶、花茶也调制成冷饮茶出售,一些带有果味的冷饮茶和特征风味的普洱茶相续在冷饮茶店出售;续而创制的珍珠奶茶又迅速风迷台湾。饮茶方式的改变适应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台湾茶叶的消费。台湾大型冷饮茶公司每月用茶量高达数千公斤。此外,台湾茶叶界非常重视茶叶的全面利用,从饮茶发展到吃茶,无论在传统的茶馆还是在现代的冷饮茶店,除了供应茶饮外,还有一些以茶为原料的食品以及茶酒等供应,加茶叶蛋糕、茶煮蛋、鸡尾酒等等。台湾茶叶改良场推出了碰风茶酒、鸡尾酒等产品,并开发了茶宴。台湾茶叶界已经开发了多元化的茶叶产品,为开拓茶叶市场不遗余力。    
  台湾从80年代起,农业更加注重效益,由于茶叶外销市场的萎缩,导致茶园面积逐年减少,台湾茶叶面对外来茶叶的巨大压力,不断拓宽思路,提升茶叶的产制技术,应用新技术,扩大市场份额,维持了茶叶持续、稳定的发展。大陆茶区辽阔,跨度极大,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相对低廉,海峡两岸茶叶均有互补性,应通过广泛交流和接触,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推动两岸茶叶的繁荣。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