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上隆茶果场扶贫兴企眼光独具

作者:陈富强 来自:金黔在线 时间:2004-06-11
分享到:

    金黔在线讯  一家6口住着120平方米砖混结构新房的唐光忠指着新购的25英寸彩电和摩托对记者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过上今天这种好日子。”

  唐光忠是罗甸县上隆茶果场以场带乡、以场带户的受益者之一。两年前,唐光忠家还住在麻山深处的逢亭镇纳闹村,那里是典型的石山区,尽管终年劳作,仍然食不果腹,年人均收入只有200元,
人均占有粮食仅100多公斤。2001年,经政府安排,唐光忠家搬离石山故土,到上隆茶果场安家落户,并承包茶果场已投产的10亩茶果林,兼以种植包谷、饲养猪牛,农闲时又靠木工手艺找活路干。去年,全家收入3.42万元,今年,唐光忠计划向4万元挺进。

  像唐光忠这样长年蜗居于麻山深处石山区的贫困农民,已有340户1505人搬迁到上隆茶果场落户,承包茶果场已投产的茶果林3400亩,由此改写了祖辈受穷的历史。而上隆茶果场由此也增加了1000多位劳动力,用场长李应祥的话来说,等于为茶果场新添了一条生产线。根据规划,上隆茶果场在今年又将实施125户产业移民。

  始建于1956年的上隆茶果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眼下已建成以脐橙为主的柑橘基地2500亩、以云南大叶茶为主的茶叶基地2500亩和以台湾大青枣及布朗李为主的优质杂果基地800亩,年产茶叶4000担、各类水果1600吨,年产值500万元,年创利税50万元。尽管如此,李应祥仍不满足,因为“这样的规模显然不能参与市场对抗。”希望潜藏在全场尚未开发的那2万亩土地上,而周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木引、纳坪、逢亭、罗苏等4个乡镇的6万多农民渴望脱贫致富所催生的强劲动力,则为上隆茶果场做大做强茶果产业创造了条件。

  借助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攻坚计划良机,上隆茶果场根据自身实际,主动对接国家政策与历史机遇,以场带户,实施产业移民壮大茶果场规模的扶贫兴企新模式应运而生。

  紧邻上隆茶果场的纳坪乡是个极贫乡,全乡4000余布依族苗族农民人均年收入仅250元,人均占有粮食仅200公斤。上隆茶果场以场带乡,投资24万元在纳坪乡租赁荒山荒坡2000亩建设茶园,仅雇请当地农民垦荒一项,就让全乡参加开垦的农户总共在工资这一项上收入120万元。

  早在1990年,上隆茶果场就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基地,1996年又被农业部定为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所出产的上隆牌绿茶红茶、茉莉花茶、脐橙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由此产生的磁场效应被“以场带户、以场带乡”

  这一模式逐年放大,现已形成覆盖纳坪、逢亭、木引、罗苏4个乡镇65个村1万余户5.5万农民的上隆茶果场经济带。缘于上隆茶果场的强力扶持和有效带动,逢亭镇纳见村80户农民近年建设茶园1000亩,年收入120万元,家家成了万元户,成为麻山地区少有的“万元村”。

  编后

  说上隆茶果场眼光独具,是因为该场没有把扶贫视为一项简单的政治任务来加以应付,而是主动对接国家政策与历史机遇,通过扶贫找到了兴企的大舞台,把贫困乡镇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变成企业“新添的一条生产线”。

  无独有偶,本报6月8日头版头条报道长红公司探索农企发展新模式,说的也是扶贫兴企的事。两家企业的举措,不仅使麻山腹地一大批过去终年劳作但仍食不果腹的农民改变了命运,同时也为我省农业产业化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树立了典范。实践证明,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的扶贫,在加速贫困农村荒闲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增值、富余劳力的有序转移与配置等方面起到了影响深远的推动作用。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来加入这种推动,我省扶贫攻坚的局面将更喜人。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